陈发香
江西省靖安县第一小学330699
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实践与判断,自主地作出道德决定,并养成道德习惯。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情境;创设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必备内容,受到了小学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高尚的道德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能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开展现状
(一)课堂教学方法欠妥
结合小学生在当前所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社会阅历不足,但针对生活中所具有的各类事物都具有强烈好奇心,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当意识到针对教学方法展开研究,以实现教育手段的优化创新和有效运用,是保障教学模式紧密契合学生需要的重要途径。但是,小学阶段许多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时,并未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也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实效性的生活化真实案例,课程开展形式也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应用机会的充分创设。
(二)教学手段单一
新课程改革呼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就目前而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依然采用单纯的说教、灌输式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低效化。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借助有效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学习伴我成长》这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课本中有一个调研小课题,要求学生们对身边成人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大人们还在学习吗?他们都在学习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学生通过进行这个调研就会发现,学习不只是小孩子的事情,学习应该是一件终身大事,是提升自己的主要手段。为了巩固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终身学习提升的纪录片,尤其是一些高精尖行业从业人员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学习、顽强拼搏、报效祖国的精神。课后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撰写相关影片的观后感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真正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
(二)开展游戏活动,增强体验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单纯地理论灌输、耳提面命,不仅无法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此,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时候,应立足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轻松、愉快、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体验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会友好相处”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就充分借助了游戏这一途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个“请你猜猜他是谁”的课堂游戏,引领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朋友,依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选填,并借助猜谜语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引导其他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完成本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例如,在讲解《公共生活靠大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内实践活动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的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交通场所—火车站”“文化娱乐场所—电影院”“体育场所—体育馆”“购物场所—商场”等生活场景中进行实践学习,践行公共场所中的文明行为。以“购物场所—商场”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践行有序结付商品款项、有序上下楼梯等行为。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向学校的其他同学或者自己的家长宣讲文明行为思想,如劝改学校其他同学乱扔垃圾的行为,向家长宣讲文明礼让、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在公共场所大声交谈的思想。
(四)结合时事开展活动
根据时事安排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亲近社会,让学生具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如果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社会热点,并抓住德育信息对学生加以教育,那么学生就能更贴近社会、了解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生活。如在宪法日来临之际,我们提前布置预习活动,让学生结合六上教材《我们受特殊保护》的主题单元,在了解《宪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认识自己是易受侵害的群体,需要法律的保护,需要自觉预防并抵制犯罪。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特别是外来生预防并抵制犯罪的方法,可以使他们提高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引入情境教学模式,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服务,让学生通过切实体会和感受真正学好相关知识,尤其是要注重对课本上所列举实例的情境还原和详细解释,让课本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课本的编制者挑选的典型实例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促进其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晓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新教师,2019(10):65-66.
[2]刘林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探究[J].新课程(上),2019(08):129.
[3]张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