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林萍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后,人们对素质教育愈发的重视起来

        林萍
        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224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人们对素质教育愈发的重视起来,在初中学校中,音乐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何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成为了初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出现,则对此具有显著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初中音乐;思想;内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
前言:
        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音乐学科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更高标准的要求,而开放式教学的应用则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助力,不仅能够营造出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还能够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有效的延展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造力的提升,让学生终身受益。由此可见,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 教学思想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课堂的设置目的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认知不够全面,将音乐教学的中心放在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了大量的概念类知识,且急于追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导致学生不得不面对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按部就班的记忆理论知识,而对真正理解与消化的确少之又少,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初中音乐教学失去价值。对此,在新的时代下,教师应谨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前车之鉴,以开放式的思想制定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方案,给予学生放松地感受音乐的空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步地与音乐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到初二音乐苏教版上册《瑶族舞曲》时,教师可以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播放民族管弦乐的演奏视频,并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瑶族的服饰与音乐风格,同时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瑶族舞曲》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实现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性,还需要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因此,教师应努力的了解新鲜事物,与学生建立起共同话题,在课堂教学与校园生活中,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深入探究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护,从而乐于与教师分享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小事,使教师能够有机会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合适的开放性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实现在开放式教学方式的使用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3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关系的开放性
        在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关系并不平等,就师生关系而言,教师的主导位置决定了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性地以自己的主观想法要求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盲目坚持“尊师重道”,以系统化的方式对待学生,并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式与教师相处,致使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用意,师生间的关系越发疏远。就学生间的关系而言,在“成绩之上”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了应试教学的错误思想,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现偏差,将班级同学分成了“三六九等”,加剧了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削弱了班级的凝聚力。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三观、以及健全的人格的建立造成伤害,具有较大的弊端,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扭转思想观念,创建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关系的开放性。
        例如:在学习到初一音乐苏教版上册《奥林匹克号角》时,教师首先需要依据这一课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如:“你在聆听《奥林匹克号角》时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奥林匹克号角》中传达了怎样的精神?”、“请简单描述《奥林匹克号角》中的情绪是怎样的?”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随后,教师可以采取引导为主的方式,走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一同进行问题探讨学习,保障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探究,同时,拉近师生间与学生间的关系,实现音乐课堂互动效率的有效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
        总而言之,开放式教学十分符合学生现阶段心理成长规律,是最为适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时常带给学生新鲜的课堂体验感受,使学生能够始终对音乐抱有热忱,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良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瑞清.浅谈开放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6,(29).224-225.
[2]丁成伟.对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13).214-215.
[3]雒林林.初中音乐合作式教学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5.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