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婧
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高级中学445700
摘要: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之美,而且还能在此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真正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授课。在本文中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教学原则以及策略三个角度解析,真正让音乐教师更为全面地认知音乐鉴赏教学的注意点,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应的音乐教学技巧,让教师音乐鉴赏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高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并不重视音乐教学,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课上,从而导致本校学生音乐素养不高的情况。即使有一些学校重视音乐鉴赏教学,但是由于教师自身不具备较高的音乐综合教学能力,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参与度不高的状况。由此可见,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开展更为有效的音乐教学成为现阶段音乐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注重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现状
(一)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认知存在片面性
大部分高中生对于音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流行音乐的赏析上面。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音乐知识;部分学生认为音乐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工具,并未真正重视音乐学习。由此可见,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二)教师的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
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上,并不注重为学生搭建思考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深入从音乐的特有属性出发,进行相应音乐赏析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音乐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在音乐课上,部分学生睡觉的状况。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原则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在此过程中,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相应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真正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耳熟能详的曲目入手,进行相应音乐课程的授课;从优美的旋律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从生活性、启发性的歌词入手,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其次,深入解读音乐。每一首音乐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也和作者的人生处境密切相关。教师在吸引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后,可以从以上几点,开展此部分音乐方面的授课,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的音乐认知。最后,分析音乐元素。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音乐情感的基础上,分析音乐情感与音乐专业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遵循多元性的教学原则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多元性的教学原则,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注重构建多样性的音乐授课模式,真正让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新鲜感,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音乐学习的能动性,并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针对性引导,真正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具体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点授课:第一点,教学方式的多元化。高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学习多种教学方式,打造不同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音乐学习的新鲜感,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促进音乐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除了引入课本上的音乐鉴赏知识外,教师可以引入其它的音乐,真正丰富音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拓展他们的音乐学习思维,真正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类型,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一)调动音乐学习兴趣,为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设条件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学生熟知音乐,真正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造空间。
例如,在讲授“民歌”的欣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吸引学生注意。在开展高中音乐民歌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知的民歌,吸引学生注意。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这首民歌的来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第二点,讲授知识。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注重从该民歌产生的背景,作者此时的创作心态等多角度,分析,并介绍此民歌的创造背景,让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该民歌。第三点,引导思考。在民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从个人的主观体验入手,进行此部分民歌的分析,比如,让学生挑选个人喜欢的句子,并阐释让学生从专业性角度,进行赏析,也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进行品味,真正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并注重从感性以及理性两个角度进行解析,真正辅助学生,完成音乐课程的赏析,促进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小型音乐分享会,增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有效性
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分享会的形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真正让学生分享个人喜欢的音乐,并发表喜欢的具体原因,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表达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交流中,促进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音乐分享教学效果。、
例如,在上周,教师开展音乐分享会,让学生分享个人喜爱的音乐,并在此过程中,构建相应的音乐评判小组,让学生在分享中,交流中,促进学生音乐赏析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音乐分享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制定入会规则。只要学生分享的音乐,可以体现个人的心灵体验,表达学生的真实想法,则可加入到音乐分享中。第二点,构建评判小组。教师在本班中,挑选音乐素养较高的学生,组成音乐评判小组,并让这个小组,评判学生音乐分享内容,并从专业性角度进行延展,真正在让学生获得肯定的同时,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第三点,展示成果。在此,教师对一位学生的分享成果,进行简要介绍。陈晓分享的是一首民谣。他走上讲台说:“我分享民谣是赵雷的《南方姑娘》。这首歌曲借南方姑娘的视角,表达出个人对未来前途的迷茫,并运用质朴的文辞,刻画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评判小组中的一位学生说:“民谣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诗经》。在《诗经》中有很多小调,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刻画人们的生活。在西方,比如,爱尔兰、挪威等也是早期民谣是盛产地……”通过构建音乐分享会的形式,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欣赏音乐的舞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总而言之,在开展高中音乐赏析的课程中,教师应真正明确音乐赏析的最终目的,而不能将音乐赏析停留在乐理的教学上面,真正让学生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获得良好的精神体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应深入研究相应的音乐授课方法,学生的心理等等,从而在此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他们不自觉地融入相应的音乐学习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音乐赏析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易凌燕.抓住核心问题构建高中音乐鉴赏课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2]杨智远.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6(05)
[3]韩颖.思考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