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波
(浙江省余姚市兰江小学,浙江 余姚 315400)
什么是“以学定教”?当教研员楼老师让我以“以学定教”为主题,执教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总复习》一课时,我无所适从。我查阅了很多有关以学定教的资料,那就是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掌握所学知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而不让这句话变成口号?如何设计本堂课,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最佳合作效果?如何在课中体现小班化的学习,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我感觉犹如盲人在路上行走,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我有了第一份教学设计,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
一次教学设计片段:
(一)、知识梳理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再看课本13-37页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
效果及反思:
这样的设计,在教学方法上,我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教师教的方式,学生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进行学习,单单“知识的梳理”这一块的内容就花去了半节课的时间,只有十几个学生能较完整地进行梳理,有些基础差的学生还没有理出头绪。时间关系,原本准备好的练习也未能完成。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违背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育理念。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但却没有让小组发挥真正地作用,我想以学定教的模式,但却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单教学计划没有完成,连学生更是一头雾水,被这新的学习方式搞得无所适从。
在教研组的帮助下,在几位学科骨干教师的指导引领下,我反思这堂课,其实我还没有真正理解以学定教的含义,还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也不是因为题量大,而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这是我失败的最大原因。
在第二次试教前,我对学生做了一个学情调查,找准学生的起点,落实以学定教的前提条件,而这恰恰在我第一次设计师所没有想到的。在复习时,尤其这是总复习,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掌握,如何把握学生较欠缺的地方是本堂课的重点,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复习的内容要有侧重,不能面面俱到,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我反思第一次失败的原因,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点为线索,调整教学顺序,对这堂课的练习设计、教师的引导语言、学生的合作探究、知识的梳理形式重新进行了设计,把教学过程真正着眼于学生。教研员楼老师亲自对我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针对我的教学设计,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向我诠释了“以学定教”的理念,使原本摸着石头过河的我豁然开朗,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次教学设计片段:
(一)、整理口算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呢?通过复习你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呢?
学生回答
通过复习我们要正确的口算、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并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出几题口算题
要求:(1)小组合作:组长记录,其他人每人出一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样口算的,把你口算的过程小组内说一说。
师:哪一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口算题给其他同学展示一下(抽一组进行展示)
选两题请其他组的同学说一说
3、想一想:这一题包括了本单元中的哪些知识?
4、口算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估算,下面老师出了几题,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题来算一算。
先小组内说一说你估算的方法,再交流。(在进行除法估算的时候要根据乘法口诀来进行估算)
(二)、整理笔算
1、口算估算大家会做了,笔算大家学得怎么样呢?先请同学们像出口算题一样每人出一题笔算除法,老师知道你自己出的题目肯定会做了,那别人出的题目你会做吗,交换做题目。(抽一组学生到上面来讲一讲)
(1)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进行除法笔算的?在笔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地方想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那么同学们如果老师把第一题被除数的最高位用框框来表示,要求商是两位数,该填什么数呢?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商是三位数呢?
再看第二题,如404÷4是不是只要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一定有0呢,如果要是商中间有0,那4□4÷4的中间可以填哪些数?
2、李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的作业,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老师,请看:(投影出示)
?420÷3=(末尾0没有写)
612÷6?=(中间0没有写)??????
?183÷4?=(余数没有了)
怎样来判断这些题是否正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方法一:可以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方法二:估一估
方法三:进行验算
那么怎样来进行验算呢?生答师板书。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根据板书,回顾本单元内容
……
效果及反思:
在这一次试教中,我把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把所学知识通过在自主出题,互相出题等方式,边练习边梳理,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了: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问题让学生解决。可以说这一次的试教是较为成功的。老师教的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这节课,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虽然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时间怎样分配,学生的练习过于单调,怎样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等等。但是,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有了深层思考,以学定教恰似一股清泉已涌入了我的课堂,在教学中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那个点、最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一种充分自由的状态下,头脑被激活了,情绪被调动了,上课变成了他们最美好的时光,也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有遗憾,真可谓是教师教得轻松而学生学得愉快,让“以学定教”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真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