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广超
中建二局三公司 北京丰台 10007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土木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结构有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的建筑业发展形势来看,如何对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进行更有效地管控成为建筑行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混凝土的优点是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与支撑模板和钢筋配合使用,并且操作难度低。相比较其他材料,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结构更加稳定,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的砖混混合结构。并且混凝土框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并且拆建时具有柔性。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使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来制作,这种材料既节能又环保。虽然混凝土有很多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重量过大,浇筑后易于开裂,固化时间较长,施工期间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例如在寒冷地区不易凝固。
2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分析
2.1 材料选择问题
就混凝土而言,它是水泥,水和沙子通过一定比例而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如果这些材料不符合土木工程的标准和要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建筑质量并危及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选择混凝土建筑材料时必须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都可以用于其他的工程建设。一些建筑公司对此并不重视,所以他们在实际施工中,常常是根据以往经验选择材料,调配比例也比较随意,不够严谨。从而导致在某些工程建设中无法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并且出现了以下一系列不良问题,由于材料与实际工程不一致,购买后无法使用,造成严重浪费,同时影响施工进度,大大降低了工程质量。
2.2 材料管理问题
目前来看,在很多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没有对于材料的专业管理部门,这使得混凝土原料的运输和存放问题没有一个系统的、有效地解决方案。多数地方对于原材料的运输过程不予关注,他们只要看到原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即可,不重视原材料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有所遗漏,是否因运输不当而损坏了原材料。另一方面,在材料的放置问题上,也是比较随意,哪里有空地就放在哪里,随意丢置,不顾天气变化和温度、湿气的变化,往往原材料受到损坏才知道进行保护措施。
2.3 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第一点,是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不足,现如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较少,导致很多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专业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去进行现场的指挥和调控,对于现场混凝土的制作是否达标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第二点,很多现场工作人员大多为农民工等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再加上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中出现操作失误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4 后期养护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增加施工后的混凝土养护环节,特别是在混凝土固化阶段,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有关人员应人为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免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
但是,目前许多建筑公司没有注意到混凝土的养护问题,也没有安排专家进行定期维护,所以许多混凝土建筑在完工后不久就会出现大量的开裂、形变情况,此时再不加以补救和养护,裂缝会继续扩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混凝土材料会渐渐的被人放弃使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
3 促进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对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方面,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原材料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是达标的,优秀的原材料对于制作高品质的混凝土来说是最根本的保障,也是后续工作的基础保证。其次混凝土的材料配置比例标准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制定,要有专业的操作人员在现场辅助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指导,确保施工行为的严谨性,保证混凝土质量。
3.2 注意混凝土运输、存放问题
首先是混凝土材料的运输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材料包装破损导致材料泄露等等问题,要做好运输过程中的材料保护措施。其次就是混凝土材料在施工场地的存放问题,很多施工计划都是将水泥运输到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所以会有材料存放问题。水泥在使用前不能沾水,如果存放环境过于潮湿,会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所以一定要将材料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并且存放地点与搅拌设备和施工场地不能距离过远,因为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放置时间过长会有凝固的现象,所以制作完成后要及时投入使用。
3.3 完善混凝土养护工作
除了配制混凝土和正确使用混凝土用于施工以外,后续的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我们需要明白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是由一种流动松软的状态转换到硬化的状态,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暴晒、雨水等天气情况下出现裂变情况,需要注意防护。在燃烛完成后,要注意补充混凝土的水分,让它保持湿润,防止干裂的情况出现。
3.4 提升工作人员技术能力
人是所有工作中最关键的执行者,要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首先是管理体系内人员的培养,身处特殊的管理位置,就要有能够统筹兼并现场工作和材料制造、运输工作的能力,优秀的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现场工作的调控能力如混凝土材料运输,混凝土的现场制作等等环节的工作,得以有序地进行。其次是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培训,对于混凝土配置比例一定要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并且现场配置人员可以熟练的使用现场专业机器设备,保质保量的完成混凝土调配工作和制造工作。这就需要相关负责部门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要注意科普工作中的安全知识,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中,要严格注意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原材料的运输和存放,再到混凝土的配置标准的精细化和混凝土现场施工的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严谨、科学的施工,并且加强监督施工行为,才能更好的解决该技术的现存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俊友. 关于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 000(007):90-90.
[2]刘洋.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究[J]. 江西建材, 2017.16.80+83.
[3]魏文磊.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 11(No.33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