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安全隐患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4期   作者: 徐清清
[导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景观品质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仅单纯追求美轮美奂的效果
        徐清清
        华鸿嘉信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景观品质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仅单纯追求美轮美奂的效果,而是更多方面趋向于景观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舒适性等要求,其中居住区的安全隐患时隐时现的出现,成了人们不可忽视的焦点。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安全隐患??
        引言
        在城市化发展中,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是比较重要的内容[重要内容之一]。而部分开发商追求利益,实行快周转,营销过大宣传吸引眼球,网红设计的不合理照搬,忽略了居民最深处的需求,缺乏全局意识及理念,导致安全问题漏洞百出。因此从理论层面加强景观设计的安全隐患研究分析,及找出解决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基于景观设计的居住区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性
        居住区环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自然、社会、物质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环境,承载着住民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良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一方面可以提升居住区整体环境质量,满足住民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多样化的住民活动,促进住民之间的沟通交往,打造良好的居住区关系网。安全是人对于环境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居住区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然而现阶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将注意力都聚焦在景观的形式以及功能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中的安全性,导致现有的居住区环境隐藏诸多安全隐患,再加上景观后期养护与修理不到位,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进而导致了人员伤亡以及财物损失,因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为住民创造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要保障居住区安全,保障住民的人身、财物以及隐私安全。
        2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
        2.1交通问题
        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交通,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是人们无法忽略的一大问题。当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后,我国汽车用户数量开始增加。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居住区的交通道路设计的不理想,车道设计分流导向不合理,人车未分流,车辆噪声环境、污染,停车位严重不足,导致人行道、绿化甚至于休闲活动场所被占用等等,这些严重的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及安全。
        2.2水景问题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安全隐患还体现在水景方面。一些开发商为能增加买点,就在水景观的设计方面有着充分重视,但是由于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居居住区的水景观安全隐患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常常会发生溺水事件,对居住区小孩的生命安全有着很大威胁。有的居住区水景观设计中,设计比较牵强,只是为了有水景观而进行的设计,并没有从安全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上海中远两湾城发生的亲水平台小孩溺水,以及合肥政务新区天鹅湖经常发生的溺水事件。这些都是水景观的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做好所导致的。
        2.3景观小品和绿化种植问题
        在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中,小品景观设计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加强安全保护防范措施,在设计过程中未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小品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通过植物来展现其作用,但在设计中未能良好搭配植物,使得其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2.4规划场地功能区问题
        小区整体设计中,如何做好功能的划分规划成了重中之重,好的功能区能提升小区利用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人文关怀的重点也是亮点;不利的场地划分,尤其是儿童活动场地及老年人活动场地,存在过多的安全隐患,如位置比较偏远、光照不充足、设计缺乏安全意识,不符合儿童及老人的特殊群体使用的、活动设备不齐全且不合规等问题时有出现。
        2.5关于疫情防控下的景观安全问题
        2019年末,疫情的大肆爆发,全国的各方各面都加入到疫情的防控中来,如果景观能从设计规划上进行优化,则可以提升小区的安全性能,给居民的生活进行一次初步的消杀过滤的过程。


        3景观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3.1居住区道路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1)车行道路居住区的车行道路一方面需要满足车辆的通行要求,另一方面要合理的考虑人车分流,为避免车辆对住民干扰,有设计条件的,可从源头上进行人车分流,如合理设置地下室停车位,只在居住区必要部分保留临时停车位,地上主干道应设在居住区外围,只供临时交通及消防需求;同时还要依据居住区绿地情况布设停车场;要设计接近90°的车行道路交叉口,避免过小的道路交角导致车辆转弯不便;同时,非机动车位的设置,最好也排入地下室非机动车停车位,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出入口,即要避开机动车,也需要避开人行路线;在细部处理方面,可以利用道路高差材质及软隔离来强化道路的边界,进一步区分车行道和人行道;还可以通过道路走向的变化、曲折等保证车辆在居住区中通行速度减慢。[另起一行](2)人行道路居住区中人的活动形式极为多元复杂,导致了人行流线也比较多变,总的来说,居住区中的人行道路既要满足住民上学、上班、节假日外出的通行需求,还要满足通行需求,诸如前往居住区内的活动场地等需求,因而要在充分考虑居住区内部活动设施的布局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人行路线,避免“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的现象。与此同时,人行道路要满足住民行走的尺度要求的同时,满足住民类似休憩和停留的需要,就是要满足动、静的需求,从而达到规避安全隐患的目的;[ 另起一行]关于人行道路的安全问题规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量。a、居住区的人行道,在道路较宽的一侧结合景观节点设计,丰富人们的人行步线,避免视觉盲区,同时还要配置齐全的设施。b、对于部分居住区中使用的坡面路沿石应对其表面予以防滑处置,避免坡面路沿石过于光滑引发住民摔跤受伤,可在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之间布设缓冲设置,诸如绿植、路灯、交通安全指示牌的设置等,通过上述缓冲设置明确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之间的界限,避免车辆行驶威胁到行人的步行安全。c、路面的铺装材料应该具备一定的摩擦系数,以保障雨雪季节的防滑,应尽可能的选用行人摔倒后冲击力小的铺装材质。d、注意道路排水,避免积水产生的安全隐患。e、选用的材质应具备一定的防腐性能,避免路面的腐蚀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还要避免选用易眩光的材质,避免引发行人头昏、恶心。f、居住区内部,应尽量避免在重要通行路线上设置台阶,如不可避免,宜为3步,且设置残疾人坡道。
        3.2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安全性提升策略
        为了保证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水景观隐患的消除,就要对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处理。水景的设计必须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a.水景设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如可涉入式溪流深度不应小于0.3m,儿童泳池深度宜0.6-0.9m,成人泳池1.2-2m等。b.地下室顶板范围内的泳池需考虑荷载,及防止水景渗水漏水等情况。c.水景采用循环活水,避免水景发臭、腐化、细菌蚊虫滋生。d.泳池则要符合泳池设计规范,避免虹吸、照明不足等问题。e.水景周边安全防护需做到位,栏杆、护坡、安全提示等按需设置。
        3.3景观小品和绿化种植问题措施
        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的硬质以及小品设计和植物的栽植设计等,要按照规范进行实施。景观小品、活动场地设施设备需考虑安全性能,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做到利用率高、体验度好同时兼具观赏价值等;绿化的设置应考虑消防的援救、建筑的通风、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是否影响燃气管道及自来水管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避免花粉过敏、果肉腐烂、蚊虫、有毒有刺等因素。
        3.4合理规划场地功能区
        如何合理规划场地功能,可从以下方面着手。a、设计儿童游戏、休息空间时,既要考虑满足儿童的游乐需求,同时又需避免不同儿童之间的活动出现相互干扰。甚至可将儿童区及老年活动区规划一起,成为全龄段活动场地,老人或者父母在照看孩子的闲余时间[可]锻炼自身身体。b、活动场地,尤其是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应注意到达的安全距离与位置,便于同行[通行]。c、场地的应考虑到老年与孩子特殊群体的行动便利与安全,设置安全扶手、残疾人坡道、安全导视、避免尖锐墙角及物件,有条件可局部放置防撞条等。e在小区活动区域内,在绿色植物树木等设计中要合理,配备休息设施如坐凳、花架、廊、亭等,且地面应平坦防滑。另外,居民坐息区和活动区域应保留一定距离,避免居民活动时对其他休息的人造成影响。
        3.5关于疫情防控下的景观安全的措施
        在疫情期间,安全防护不可少,如何能从景观层面加一道关卡,且平时期间则可用于对平时[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个人见解可以有以下措施:a、每栋小区楼下的绿化内,可以加大垃圾桶摆放空间,增加冲洗及消毒功能的喷雾,这样进出楼栋及扔完垃圾可以进行简单消毒,平时期间可用做卫生习惯的养成。b、架空层可以尽可能多的布置,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减少病毒的密度,在疫情特殊期间,一定范围内提供活动场地[可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场所]。c、增加屋顶绿化,除了增加居民活动空间外,提高绿化率,还可以是种植果园及菜园,疫情期间自给自足,促进邻里交流。d、大的景观阳台,可以满足疫情的家庭室外活动空间,促进家庭和睦,实现居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梦想。
        结束语
        安全隶属于人们生存的基础需求,基于景观设计的居住区安全性提升的宗旨在于营造有安全感且环境优良的居住区空间,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促进住民间的沟通交往,强化社区观念,通过住民间熟识的关系网降低犯罪份子入侵的可能性,进一步避免犯罪的实施;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营造安全的客观环境,避免由客观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减少诸如落水、摔倒、擦伤等事件,基于景观设计不断提升居住区安全质量,满足住民物质以及心理双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章晨曦,陆滢春.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6(4):94.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上出版社,2002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