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   尤大军
[导读]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扩增,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该加快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掌控。
        尤大军
        身份证号:41282819910115****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扩增,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该加快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掌控。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周期和质量安全等造成影响,而且在施工中容易受到现场环境、人为因素等影响,对于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坑排水和下闸蓄水等,是导流施工的基本内容,应该明确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做好技术应用管理。传统管理理念与方法存在局限性,应该根据当前工程建设要求进行不断改进。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技术应用方案进行优化与调整,防止在建设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应用
        1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技术要点
        导流施工的技术可以作为各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之中的基本施工技术,是每一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之中都必不可少的。因而随着水利工程不断的发展,以及每一次经验的积累,导流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进。在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首先就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对于施工地区的状况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包括施工地区的水流状况,地质状况,相关的天气状况等等。而后针对较为特殊的情况,提前做好一定的预备工作,防止在施工过程之中产生意外。之后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对于施工的每个步骤进行细致的规划。包括对于水利工程地基的处理,相应减渗透工作的铺设,其中每个步骤相关的标准以及要求,都需要更为清晰的进行规定。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兼顾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整个水利工程更加环境友好化,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围堰技术
        2.1围堰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围堰是开展水利施工导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是一种临时性的围护结构,可以有效地保障建设区域的排水性能,避免施工现场进入水流和泥沙。其具有易于组装、材料造价较为低廉、拆卸快捷等特性,在水利施工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堰技术指的是水利施工中构建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围护结构,通过围护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围堰技术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水利主体工程形式而永久存在的,一是作为临时性围护建筑而存在的,在工程完工后需要拆除,临时性围堰设施一般需要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使用钢板桩和钢管桩材料,使其全面满足施工状态,清除围堰当中存在的积水,最后开展基坑开挖工作,完成全部工作后拆除围堰。通过围堰技术,水会在围堰中进行排放,使其应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呈现良好的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不同问题时,应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围堰方式,以充分发挥围堰的效果。
        2.2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是以土和石为主的材料开展建设的围堰,其大都就地取材,这一施工工艺建设成本较低、施工垃圾较少、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地区适应性强,在河流的上游山区或下游冲击滩涂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其所用材料强度够高,可以有效地横向拦断较为湍急的水流。土石围堰根据过水与否可大致分为过水围堰与不过水围堰两种,由于过水围堰的建设标准与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也较为不常见,主要是在两岸接头和围堰下游出于基础防冲保护的目的而设置。
        2.3木板桩围堰
        木板桩围堰是使用木板桩作为材料建设的围堰,其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小、深处较浅的基坑。木板桩围堰具有气密性较强、防渗漏性能优异、建设较为快捷等特点,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很好地针对具体的流域情况进行工程设置。使用该技术能有效防止围堰工程出现渗漏问题,就具体操作而言,施工人员使用榫槽将所有木板桩进行无缝连接,如果施工部分的水流非常小,施工人员在使用木板桩时,就必须适当的提高内部支撑结构,促使木板桩围堰的受力更均衡,进而提高木板围堰的整体稳定性。


        2.4混凝土围堰
        在围堰的过程中必须保障水流不会对液体造成损害,在此过程中,需更加关注围堰体本身的特性,使用混凝土围堰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混凝土抗水性能强,抗冲刷力强等。此外,相较于土石围堰方法,混凝土围堰工程量较小,并不繁重,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机械施工方法,做好围堰顶部的防水施工,以免施工中因过水带来的滑移或下沉等问题的发生;另外,混凝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与建筑之间的连接性,混凝土围堰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此类方法,这也使得混凝土围堰已成为目前围堰方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及围堰技术应用效果的建议
        3.1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和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分工和责任,以确保可以有序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物资采购、施工材料整理和文件递交审批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使工程建设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其次要做好场地勘察,积极主动去获取并分析坝体、活水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坝体的高度和该地区汛期的流水情况,对水利工程整体的安全系数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以此明确施工标准和要求,制定工期计划和施工任务,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定,确保施工导流及围堰施工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而改善抗洪能力,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水量,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3.2选择优秀的施工导流方案
        首先是导流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河中水流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好水流速度、冲刷力、地基承载力等,并结合当地的雨水气候和往年水位、汛期等水文信息,土壤类别、地层情况等地理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在施工能力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合适的导流方案,并根据河流汛期泄水的差异情况合理管控施工过程,特别是当水利工程施工区域位于河道周边地质松软带时,一定要处理好地基结构,做好夯实和加固工作。其次对于围堰施工,由于种类较多,施工方式不同,因此除了要考虑围堰的防渗性和后期易拆除性,还要根据水流、施工成本、施工可操作性及一些比较特殊的建造要求来合理选择,以便高效、保质保量地修建水利工程。
        3.3正确选择坝址
        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科学确定坝址,这将极大地影响施工导流效果和围堰技术的开展,因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此工作,共同协作商议,在全方位勘查地方地质条件,深入现场充分调查,搜集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相关工程信息,全面掌握与坝址确定有关的资料后,根据选址要求,结合水能的指标以及具体作业周期与难度等与专家小组分析讨论,初步确定坝体最佳的施工位置,并说明选址原因,进行申报确认,然后根据审批机构的反馈意见回到现场进行二次选址确认,在全员签字确定后方可开展导流施工,避免选址工作出现偏差影响后续施工顺利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之中的导流和围堰施工技术,当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未来不断进行修补和解决。随着当下我国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于水资源的调配越来越精细化,对相关水利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针对于水利工程:中的引流技术,未来仍需要相关学者以及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将该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庭栋.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商品与质量,2019(21):282.
        [2]栾杰,江金波.分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81-182.
        [3]董树春.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9(19):188-189.
        [4]庄佳.基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3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