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晗
武汉市江夏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EPC模式,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何协同运作,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质量。本文从优化组织结构模式、重视信息协调到完善设计方案,提高人员综合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就提高EPC项目设计管理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EPC模式;建设项目;设计管理
1.EPC的含义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是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模式,是指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部委托给一家工程总承包商,总承包商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全面负责。总承包商可以把部分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分包,分包合同由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商对工程项目承担的义务,通过总承包商对业主负责。
2.EPC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在EPC模式下,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不再以单独的分包商身份建设项目,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与协同运作,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业主的投资和工程建设期相对明确,有利于费用和进度控制,同时可以把责任和风险最大程度地转移到总承包商。
但与此同时,EPC总承包商因责任大、风险高,因此在承接总包工程时会考虑管理投入成本、利润和风险等因素,导致工程造价水平偏高。业主只能通过EPC合同对总包商进行监管,对工程实施过程参与程度不够,控制力较低。
3.EPC模式下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
虽然设计费在工程总承包中的比重很小,但项目大多数工程费用是通过设计所确定的工作量进行实施的。因此项目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项目使用功能、投资、建设进度和现场施工便利性和可行性。一旦业主在EPC合同中对设计技术变更进行索赔限制,这将加大EPC承包商的风险,也对在此模式下的设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优化组织结构体系
要改变传统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考核机制,革新设计人员的传统设计观念,提高其造价意识和风险意识,将工程设计纳入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接受EPC项目负责人的总体协调和指挥,从而充分发挥设计的龙头优势和作用,使工程设计能更好地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服务。
3.2重视多方的信息协调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要多方共同参与以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业主方可以将重点由图纸审查转移到设计意图,分析设计方有没有按照设计意图开展设计工作。而总承包方作为设计施工的总负责人要提前参与设计,并抽调施工方的技术骨干力量负责与设计师协调图纸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这样通过多方共同参与,使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彼此也能明确对方的意图,以此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业主方可以直观地传达自己的期望,使总承包方、设计方和施工方能够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在既有的方案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建设工作,并在估算的成本内完成合同任务,最终实现业主方的建设要求。
3.3提高成本意识,完善设计方案
确保工程设计质量,首先要确保设计方案质量,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要高度重视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工作,提高各阶段设计文件的深度,在保证设计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强调设计对项目成本的制约因素,合理把握设备选型和设计方案的确定,合理考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对比和优化,将设计方案的投资控制在预设目标内,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
优化设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方案优选机制,通过采用招标竞选的方式,优选工程的设计方案,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第二,进行项目设计的价值性分析,通过与各相关工程建设方的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性能与建设成本达到最佳匹配。第三,在设计环节中采用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当前设计环节中进行造价管理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即设计概算需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范围内,初步设计的建设内容、标准、规模、投资必须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设计,同时批准的初步设计是施工图设计依据,施工图预算不能超过批准的概算。通过设计限额避免设计项目中随意地提升,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只考虑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而忽略掉整体的经济实用性。合理确定限额设计的标准也非常重要,标准过低,难以实现,标准过高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失去限额设计的意义。
3.4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是指为了完善工程设计、优化设计成果、纠正设计错误、保证施工质量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对设计文件进行的补充或修改,按照设计变更的分类,主要有由于甲方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由施工、制造工艺或市场供应变化引起的设计变更;还有由于设计规范、文件变化或者设计失误引起的设计变更。EPC总承包模式下,各方参与单位众多,而承包商对设计付全责,设计变更不能作为中期付款依据,进度款的支付按合同价格执行,同时设计变更又是不可避免的,积极的变更有利于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期,而消极的变更,则会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目标、工期目标以及质量目标的实现,并且不同阶段的变更,损失费用不同,因此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是规范各参与项目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降低项目造价的重要手段。
3.5提升设计人员综合能力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对设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让设计人员转变原有设计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和思维模式,使得设计人员在掌握专业设计能力的同时,加强工程造价知识、采购知识的培养和学习,不断积累现场管理经验,熟悉现场施工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及时采纳对工程建设项目有益的建议,并在项目设计中进行不断改进,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学习和了解,掌握新材料新工艺的利弊并权衡是否采用。
4.结语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建筑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建设行业承包模式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我国的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EPC总承包商大部分是设计院或施工单位转型过来,在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想要切实发挥EPC模式的优势,必须转变观念,通过完善机制体制体制、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设计管控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我国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先贺,于晓田,尹贻林.EPC总承包项目前期投资管控设计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1):117-118.
[2]张浩淼.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09):90.
[3]齐琦.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20(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