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四颗心保持四定力 争做忠诚正派干净 担当的好干部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黄林
[导读] 摘要:忠诚、正派、干净、担当,是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也是每名党员干部应当践行的价值取向。
        四川能投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  6100081
        摘要:忠诚、正派、干净、担当,是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也是每名党员干部应当践行的价值取向。党员干部要落实好这八个字的要求,必须坚持做到“常怀四颗心,保持四定力”,带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良好政治生态。
        关键词:忠诚正派;四颗心;敬畏法律
        一、常怀赤诚之心,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满怀赤诚、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最首要的从政遵循,只有做到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才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守正确方向。
        1.1 要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定力的根和源,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政治定力。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
        1.2 要严守政治规矩。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既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把面向党旗说过的“遵守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誓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1.3 要强化党性锻炼。坚强的党性,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严明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敢于捍卫党的形象和纪律,同一切触犯党纪党规、诋毁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声誉、破坏党的团结的现象作斗争,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护党。
        二、常怀勤勉之心,始终保持发展定力
        勤勉务实,真抓实干,是推动一切工作落地落实的关键。实现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定前行、众志成城。
        2.1 要满怀激情、担当负责。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推动加快发展的原动力。每一名干部都要强化“想干事”的思想自觉,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保持“愿负责、敢负责、真负责”的担当精神,始终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发展上,把功夫下在促跨越上;要坚持干一行钻一行,强化理论武装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坚决防止“外行人领导内行工作”;要坚持干一行领先一行,保持勇争一流的激情,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督促自己、激励自己,工作上力求先人一步、胜人一筹。
        2.2 要务实开拓、攻坚克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继续弘扬“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优良作风,保持一股说了就干、干就真干的拼劲,真正把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行动、发展质量、民生福祉;要保持一股一以贯之、干就干成的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保持一股迎难而上、改革攻坚的闯劲,视逆境为熔炉,把磨难当动力,以问题为导向,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趟新路。
        2.3 要心系群众、发展惠民。

保持发展定力,最终的体现是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党员干部要在发展中植入民生理念,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符合基层实际、回应群众关切;要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难题,办好以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建设、交通出行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在发展中补足民生短板,加大公共设施投入,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道德定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才能以好的人品官德去赢得人心力量、去成就事业辉煌。
        3.1 要有好的人品。人活一辈子,人品做底子。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言行,陶冶道德情操,不断提高思想品位、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从善择友,交往有度,作风正派,情趣健康,不该想的不想,不该做的不做。要心怀坦荡、公道正派,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一心为公、公私分明。要宽容善良、真诚厚道,让自己真正拥有宽广的胸怀、舒畅的心情、和睦的家庭和真诚的朋友。
        3.2 要有好的官德。官德是党员干部的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党员干部要把加强道德修养摆在重要位置,既要做到善思,始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管好自己的思想;又要做到谨言,“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矩”;还要做到慎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严格管好自己的行为,真正实现以德正风、以德塑形、以德立身。
        3.3 要有好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在明理知事、待人接物中形成的一贯作风。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修身正己,率先垂范,为家人、亲朋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立标杆,带个好头;要正确对待亲情,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和倾向,要及时批评,果断制止;要把严治家风落实到家庭生活中,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让良好家风成为子孙后代受益终身的财富。
        四、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保持清廉定力
        心存敬畏方能廉洁自律。党员干部只有常怀敬畏之心、保持清廉定力,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才能一辈子走好为官路和人生路。
        4.1 要敬畏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剑走偏锋”,缺乏敬畏,必然导致权力滥用,造成祸害。要正视规矩用权,厘清职责范围和权力界限,既按权力清单办事,也按程序规则办事;要正视发展用权,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赋予更多的集体协商,集中更多的集体智慧,确保权力在科学民主、阳光透明的机制下规范运行。
        4.2要敬畏纪律。纪律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行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应自觉将纪律视作悬在头顶上的“三尺利剑”,将纪律意识自觉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在纪律规范内行使职权、坚守底线,自觉从细节小事做起,克服侥幸麻痹思想。要挺纪在前、敢于担当,不拉“小圈子”,不纵“小爱好”,不占“小便宜”,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不走样、不变通,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真正把纪律作为言行的标尺、行动的指南。
        4.3 要敬畏法律。敬畏法律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客观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法,不断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要带头守法,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说话办事,不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切实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要带头用法,坚持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工作生活的行动指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推动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风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