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我国国家电网现如今发展快速,变电运维技术正在朝智能化方向发展进步,它所构建的变电运维智能化体系结构内容也相当丰富,在本文中就浅谈了国内变电站管理工作中的变电运维现状,对其变电运维中的智能化体系结构、技术特点、技术管理以及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诸多主要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智能化技术
1我国变电站管理工作中的变电运维技术应用现状
变电站作为我国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力行业发展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变电站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变电运维技术应用问题。控制中心监管与传统变电站管理模式相比而言在技术应用管理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它能够从智能管理模式应用方面实现信息收集流程优化,分析并整理提出更多技术内容,真正建立智能变电站管理模式,保证管理部门测量中心、管理发哪位都能等实现控制与模拟优化,有效提升变电运行有效管理模式。它主要针对测量、调节中心实现科学合理管控,它所追求的模拟自动化水平相对较高,它可有效提升变电运行整体速度与电能传递效率。
2变电运维的智能化体系结构
(1)过程层。过程层内主要包含变压器设备、断路器设备、电流互感器设备以及隔离开关设备。(2)间隔层。间隔层作为控制层和过程层中二次处理设备,主要包含保护以及监测等各项设备。(3)站控层。站控层作为变电站系统内最高级的智能化管理设备,主要包含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站控层会控制智能化的设备。例如,操控开关、信息交互以及监控设备等。
3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3.1变电运行设备电压问题
要想确保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电力系统必须提高供电量。在增加输电量当中,输电线的架设是至关重要的。电线架设方式是多样化的,架空类的线路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电压问题,使得变压设备绝缘部分出现较大的损坏。当情况严重时还容易出现设备保障、火灾等情况,这对变电安全运行非常不利。
3.2基础设备问题
确保变电站运维安全性的关键是保障基础设备工作性能,基础设备的安全性也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变电站电力系统中,分为1次设备与2次设备。1次设备是生产、输送和分配过程中使用的高压电气设备,其中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电缆和电动机等。2次设备主要是对1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与调节的设备仪器,其中包括熔断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设备和自动装置等。这些基础设备若出现问题,会影响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与处理存在的故障问题,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4我国变电站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实践
4.1信息保障体系的技术要求提出
要围绕变电运维中所谈到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希望优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内容,结合电网需求构建信息网络技术体系,并加以完善健全。而针对电网建设中的所有信息保障基础内容分析需要更加深入,确保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的电网建设、变电运维水平调整到位。基于此,就构建了良好的信息传输与访问技术途径,不过其系统管理完善度还尚且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分离、数据不对称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结合实际运行过程对信息保障体系技术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4.2重视智能化变电站巡检工作
智能化的变电站运维系统内的设备巡检工作环节的质量严重关系到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提升对智能化变电站运维系统的巡检工作,重视运维环节内每一个工作细节,规避出现安全事故。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所在的地理位置大多数都是偏僻的地方,地质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经常会遭遇到雷电天气、大风天气等,若是不能够重视对设备的巡检工作环节,就会很难导致变电站设备内出现问题。在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若是还在正常的供电就会极易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对此电力企业单位,在正常巡检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巡检的力度,将地区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制定出缜密的训练方案,确保方案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4.3智能化继电保护校验技术的分析
要对智能化继电保护校验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光纤首先完善信息输送过程,然后基于一般光纤通信对其变电运维一次设备内容进行分析,并采集数据资料进行就地数据转化,为未来的数字化传输方式提供优良技术条件。再一方面,需要对保护装置数据接收内容进行分析,利用网络信息接收继电保护功能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传输,确保数字保护背景下测试方法应用到位,追求实现规范制度严格化操作。在关键技术设备应用方面主要采用到了保护测试仪,该保护测试仪可能实现单对单、单对多两种模式,同时采用两条光纤网线,对保护测试仪器进行长距离连线,快速完成各项测试工作。在进行组合系统改造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电流与电压两点技术内容,确保二者在变电系统中绝对稳定,成为稳定技术基础。为有效满足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实际运行要求,需要基于220kV智能变电站负荷重要性进行分析,有效提升其内部供电可靠性,满足系统改造技术要求。再者就是要采用到电磁式互感器配合合并电单元组合模式,有效强化针对电流回路问题的判断,减少互感器二次回路所发生的故障问题,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到位。
4.4分析设备出现的异常
设备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相关的维护技术人员必须可以及时的发现各种问题,并精准的判断出问题出现在哪里,对异常进行细致的分析,正确判断设备出现问题的类型。若是问题相对较小,就可以通过维修和养护的措施来解决。若是问题相对较大,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就必须及时的上报给有关的部门,控制好设备现场,停止运行,将相关的资料收集好,以便于以后的检修工作。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记录出现问题的细节,以便于日后的设备维护人员能够正常维护机械设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变电运维技术应用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它的技术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而在技术层面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化,其关键还在于基于信息网络为智能化技术应用提供有效保障,确保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与整体技术运用素养,争取采用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方法对变电运维技术及其系统进行有效改造,提高我国电网整体运维水平与运维效率。
参考文献
[1]缪健锋.浅谈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电子世界,2020(22):168-169.
[2]滕岳桓.变电运维中的智能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1):102-103.
[3]徐敏.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1):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