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代治玉 李士成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代治玉 李士成
[导读] 软土地基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特别的土壤结构,因为土壤自身的含水量是比较高的,但是负荷容量却相对较低,所以房屋建筑出现沉降的几率会比较大,我们常常提到的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一些强度比较小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强度小,但是压缩量大,水分含量也比较高,软土地基具有较低的承载力,较高的可压缩性和土壤水分含量,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极易造成严重的沉降,所以务必加强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促使其具有充足的承载力,还要依照现

山东德州身份证号: 371426198801******  代治玉      253000
山东德州身份证号: 371428199602****** 李士成   253000

摘要:软土地基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特别的土壤结构,因为土壤自身的含水量是比较高的,但是负荷容量却相对较低,所以房屋建筑出现沉降的几率会比较大,我们常常提到的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一些强度比较小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强度小,但是压缩量大,水分含量也比较高,软土地基具有较低的承载力,较高的可压缩性和土壤水分含量,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极易造成严重的沉降,所以务必加强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促使其具有充足的承载力,还要依照现场的施工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以此很大程度提高软土地基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在房屋建筑施工期间,地基处理不仅是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也是保障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建筑工程软土地基不稳定、抗震水平低等等。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在建筑工程当中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再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的时候,运用施工技术不当,将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一、软土地基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影响
        容易引发地基沉降,使得地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此类沉降的出现使得房屋建筑有许多安全隐患存在。同时若是房屋建筑工程有软土地基,地基含水率会较高,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地下水将会给工程基础结构带来冲击力,导致地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该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处理时,整个工程地基将会出现沉降现象。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是基础环节,如果地基出现沉降问题,会给整个建筑内部结构带来影响,也会加剧后期维修护理难度,给整个工程施工造成威胁,无法发挥房屋建筑整体效能。若是有软土地基存在,会给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并且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首先,软土地基具备较强的不稳定性,在遭受恶劣天气环境下,如暴雨等,将会使得雨水大量堆积在某个位置,影响建筑材料性能。其次,地面和地基之间连接较为紧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对工程结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最后,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材料配比,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如果地基处理不合理,材料配比不规范,在后续应用中将会影响上部结构,出现结构开裂等现象。
        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特点分析
        我国拥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特征,所以在如此复杂的地面上兴建土木工程,其必然会增加很大的难度。我国的土质主要有黄土、冻土、杂土以及淤泥杂质土等,不同的土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能会采用到许多方式来进行地基处理,从而提升了地基处理的难度。并且有的区域属于地震多发区,所以在对其进行房屋建设时对于施工有着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地基是整个工程的根本,一旦地基施工中产生质量事故,就会对整个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无济于事,严重威胁着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突发性也是房屋建筑施工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当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工程的负责人都把经济效益看的过于重要,房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还时常发生。潜在性指的是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发现的问题,就会在整个工程中留下安全隐患。在房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有着相互支撑和层层依托的重要特点,因此工程的监督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通知相关部门马上解决,避免在后期留下安全隐患。
        三、建筑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优化举措
        3.1换填管理法
        换填管理法能够把软土地基的涂层换为施工工作需要的土质,从而更好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这样能够在坚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房屋的建造工作。


首先,为了改善房屋建设的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应该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工作通过在现场涂覆矿渣垫层和碎石层,可以改善地基的水渗透能力,避免在之后的施工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其次,铺上素土层和灰土垫层,当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整个荷载力比较大的时候,该层可以平衡桩与桩体之间的地面,而桩体可以分担负荷。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垫层能够实现受力平衡,这样有利于让建筑工程更加的稳定和牢固。最后,利用砂垫层涂层,其主要功能是将土壤中的气体和湿气完全排出到外面,该方法使软土地基得到更快速的巩固,提高土质的承载力。不光光是这样,对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软土地基的施工工作来说,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选择更加适合的工作方法,这样能够更加高效的处理软土地基问题。
        3.2采用胶结处理技术处理法
        这是一种利用软土地基原有的固结性能,在软土中融入水泥砂浆,石灰粉等水泥材料,从而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土层硬度和承载性能的处理法。胶结处理技术运用有灌浆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等。其中,高压注浆法是使特殊浆液利用高压的方式冲散原软土层,然后让土体和特殊浆液融合,最终实现固结。水泥搅拌法,适用于土壤抗碱性大,含水量高的地基中,是将软土和水泥混合发生反应,最后形成固体的处理法。灌浆法是通过将泥浆灌到土层中,让土层和泥浆充分结合,提高地基结构强度和载荷能力。
        3.3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击
        如果出现软土地基,采取的直接处理方式在于强夯置换处理方式,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结合软土地基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处理,降低原有不良土质结构带来的影响。强夯施工方式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软土地基情况进行处理,让对应区域可以在夯击作用下达到理想夯实效果,减少土壤空隙。根据强夯施工处理技术要求,选择对应夯击设备,保证重锤和起吊设备搭配合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击。对于重锤重量选择,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保证夯击效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夯击处理方式应用应根据置换操作要求进行,针对含水量比较大的地基,不适合采取夯击方式,而是通过土壤置换,让工程结构满足夯实要求,防止出现不良夯实效果。在置换材料选择上,应该保证材料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选择本地材料。要想提高夯实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分层填筑方式,防止由于一次性置换,影响建筑地基结构稳定性。
        3.4采用 DDC灰土挤密法处理法
        首先用强夯法对深层的地基孔进行夯实处理,然后借助螺旋钻机将灰土分层注入到地基的混凝土空隙中,接着夯实成桩,经过重复锤击后,扩大桩径,形成混凝土复合地基。这是一种新兴的广泛被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改变土质结构,提高地基稳定性。在我国那些有湿陷性特征的黄土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地基处理工作中,DDC灰土挤密技术被广泛利用于改善湿陷性黄土。
        3.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需对施工人员实行岗前及定期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明确施工要点,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再者,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实施监督和管理,规范和处理施工人员行为,降低施工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加强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技术要求、质量及进度管理要求,对现场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并对存在的不合理内容,予以及时上报和解决,进而促进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避免延误、返工等问题而增大损失和工作量,彻底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价值。
        结束语:只有良好的地基才能为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进行房屋地基建设之前一定要做好勘探工作,选择最为合适的地点建造建筑物,并且要对场地的土体情况、土质及当地的自然气候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要充分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只有做好地基处理,才能够为更多、更好的建筑物提供更优秀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建筑行业的安全性,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社会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5):257-258.
[2]马桂.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J].门窗,2017(4):109.
[3]葛贝德.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7):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