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   作者: 王章福
[导读]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王章福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清水职业中学635101
        摘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学生在初中阶段是智力能力、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我们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有了思维能力后,其智力、能力也会随之增长,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恰当的手段来进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名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发挥学生的中心地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给学生语文和其他科目学习奠定基础。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更需要重视学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这便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将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能够利用语文学习来更好地思考相关的问题,切实提高自身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就当前而言,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重点及难点来进行疑问的设置,让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带着问题来进行思考,并做好相关的笔记,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学生问题解决方式和问题思考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学生不同,其学习方式和特点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真正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培育其思考能力。此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进行资料的查阅,帮助学生拓展其阅读范围和知识面,而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知识储备也会有明显的增加。
二、采用归纳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采用归纳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与观察,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和思维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通过主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在知识点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归纳教学,让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结合课本上的知识,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找出共同的特征。例如在学习“通感”这个修辞手法环节中,教师就可以举例子,哪些课文中的句子利用了“通感”这样的手法,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在分析概括阶段,主要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后找出例子之间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此时学生会得到错误的假设,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引导,借助举例的方式,将学生不正确的假设推翻。如果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也存在着结论不深刻或者不精炼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加深学生的认识。通过举例补充的方式,教师可以使学生对通感这一概念进行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学生的例子是否符合通感这个概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理解,也可以提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三、加强逻辑思维的培养
        语文知识的学习看似仅仅学习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但实际上需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更好的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一课对学生而言,难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文章采用了现代白话文的方式来写,让学生读起来比较拗口。逻辑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在文章的阅读和剖析过程中,观察孔乙己的结局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孔乙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孔乙己的经历说明了什么?通过对孔乙己的分析,按照以小见大的模式来完成,能够让学生在自身的逻辑思维上保持清晰,掌握好孔乙己和自己的相同、不同之处,要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和锻炼方面,不仅要掌握好书本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去拓展学习,不要局限于现有的一些约束。某些同学在逻辑思维方面过分看重分数的衡量结果,这就造成了自身的局限性,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真实实力的发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过程,是让学生对自己正确认知的过程,要坚持在各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采取合理化的措施来改善。
四、设计系列训练,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不同的思维品质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系列的思维训练,以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训练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或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训练中培养思维品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教师在设计系列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对文章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剖析,在每一次的阅读课上多让学生做这样的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深刻理解,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成长都非常重要,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提高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从而给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4):212.
[2]刘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82-83.
[3]蒙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93-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