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娟
广西三江县独峒镇中心小学 545507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输送源源不竭的学习动力之所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是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效率的关键。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且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越是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思维敏锐程度越发强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越发明显。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
趣味性教学是学科知识有效性开展的重要教学方式,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激趣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要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契机,实现学生趣味性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制胜点。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虽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得到了应有的教学转变,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语文教师对趣味性教学的重视不够。素质教育提倡语文教师要围绕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效性。但是部分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按时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并且每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多,语文教师迫于教学的压力,在他们看来,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趣味性教学,会没办法完成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其次,对于语文趣味性教学的探究不深入,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创新。许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教学目标和任务,忽视了围绕学生兴趣为导向的趣味性教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教师通过解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的有效情感交流,但是很多时候,语文教师运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完全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导致语文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2.农村小学语文学科开展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1)趣味性教学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趣味性教学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长期性和耐力都缺乏,如果没有一定的外界因素正面引导,是很难保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同时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的运用实践,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趣味性教学从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方式出发,尊重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掌握方式,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今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从兴趣导向出发,建立更加主动的语文学习过程。
(2)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绽放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语文学习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和个性吐露,趣味性教学有助于师生之间更好的沟通。能够将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及时和其他学生交流,从而极大的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水平。语文学科要求围绕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趣味性教学的有效引导。能够建立起更加持久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学科中得到发展。比如,有的同学喜欢阅读,有的喜欢写作,通过趣味性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建立在兴趣的培养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水平。
3.农村小学语文开展趣味性教学策略
(1)利用情境创设,建构学生熟悉的语文学习环境
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课堂内容有效导入的前提,情景教学导入的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趣味性教学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情景导入,会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和谐,这也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内容,喜欢上语文学习,注重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入手,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情景创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场景中掌握语文知识,感受趣味性教学的真谛。
(2)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针对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趣味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问题设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以问题为教学引导,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这也刚好和小学生爱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吻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寻找乐趣,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语文学科。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懂得了火烧云其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者对自然中的现象用逼真的文字还原整个火烧云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事物充满好奇,更加坚定了学生要观察事物也要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通过这种问题设置的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方式诸多,如果单一的沿袭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可以运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模仿某一个角色的语言特点,感知语言的特有魅力,加上一系列动作的表演,可以让原本生硬的文字变得灵动起来。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更加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围绕角色朗读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通过自主朗读的方式,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碧瑜.研学后教理念下趣味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141.?
[2]王淑兰.妙笔生花,灵动生动写作——再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4(21).?
[3]田学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浅谈[J].学周刊,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