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胡卿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幼儿园 311200
摘要:垃圾分类是我国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责任,现已深入到教育体系中,对于侧重培养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幼儿园时期,老师可设计有趣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将垃圾分类教育传达给幼儿,并让幼儿在生活里实际遵守和应用,让幼儿从小就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步,符合国家对垃圾分类提倡的策略方针,对幼儿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有着极大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引言:
幼儿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承载着幼儿未来发展的奠定者,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宗旨。基于年龄特征,幼儿教育模式多以主题活动为基调,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垃圾分类是全球发展都较为重视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义务,让幼儿们在幼儿园里学会垃圾分类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幼儿园内以垃圾分类主题,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可以建立并强化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更加充分。本文就幼儿园里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活动的方法策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优势
垃圾分类是指用更科学办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达到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的目的,需要全人类长期共同努力。使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在幼儿园内开展垃圾分类的教育,使幼儿从小对垃圾分类有更立体的认知和更优先的行动,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美化生活环境,还能增强国家发展的原动力,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
二、幼儿园内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策略
(一)让幼儿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幼儿不同于高段教育有教材为基调,更多的是针对幼儿对生活的探究,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培养。但幼儿因存在年龄小、辨别是非观念较模糊、理解能力较局限等特点,老师单纯的口头解释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幼儿们无法深入理解[1]。其实,老师可在幼儿园内策划一场垃圾分类讲解的视频观看活动,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球环境用视频对比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知晓,以前的地球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但因为垃圾未分类处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物产资源枯竭,眼见为实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震憾,在此情景下,老师再强调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幼儿的理解会更加立体全面,在看、听、说中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形成,还能间接的促进幼儿对科学认知的发展。
(二)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幼儿园时段的学生正是好动的年龄,幼儿对事件事物的持续关注时间会相对较短,需要老师不断的加深幼儿对于垃圾分类这一现象的认知,才能真正的将垃圾分类植入于幼儿脑中。基于幼儿好动的特性,老师可在幼儿园内组织幼儿们手动制作垃圾桶的活动。例如,老师可带领幼儿们收集园内废弃纸箱作为垃圾桶,按照厨余垃圾桶是树叶的绿色、可回收垃圾桶是天空的蓝色、有害垃圾桶是危险的红色、其他垃圾桶是铅笔的灰色这样有趣的记忆点,给每个纸箱分别刷上相应的颜色,使幼儿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潜移默化被加深,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垃圾分类视为己任。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挖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加自主学习性,同时还能让幼儿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得以积累,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十分良好的作用。
(三)让幼儿体验到垃圾分类的乐趣
幼儿园内开展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除了让幼儿们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真正的行动起来才是最关键的一环,老师可收集生活中幼儿们接触的物品,如:坏掉的玩具、用过的纸巾、零食的包装袋、剥下的水果皮等作为材料带到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中,将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在园内开展垃圾分类更详细的实操讲解[2]。例如:玩具的塑料外壳是可回收垃圾,要放蓝色垃圾桶,但玩具内使用的电池则是有害垃圾,必须放进红色垃圾桶。让幼儿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细节,激发幼儿好奇心,加深并强化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积累,还能锻炼幼儿的反应速度。因材料都源于生活中常接触的物品,幼儿的求知欲会更旺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四)创设评价引导幼儿持续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具有持续性质的,在整体的活动中,主体虽然是幼儿们,但老师也起着引导、记录、评价等关键的作用,一边是幼儿三分钟热度的特性,一边是持续性较强的垃圾分类课题。作为关键因素的老师,需要把握两端平衡,让垃圾分类在幼儿园内能持续进行,让幼儿对垃圾分类有持续的热情,老师可创设定期的评价模式,对于园内幼儿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持续的抓拍,定期的表扬垃圾分类行为出色的幼儿,以小星星,小贴纸,小红旗为奖品,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幼儿们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持续性更强,潜移默化的将垃圾分类植入幼儿的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加深幼儿环境保护意识。
三、结束语
对于国家倡导的“一切为了未来”的幼儿教育,幼儿园内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不仅能将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给幼儿们,更能为幼儿自身未来发展培养自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等,还能美化其生活环境,提高新一代国民的素质,为国家发展提供优质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陆晓云. 幼儿园中班垃圾分类初探[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1):P.238-238.
[2]曾焕娣. 幼儿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策略[J]. 好日子, 2019, 000(024):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