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存芳
神木市第一幼儿园
【摘要】数学游戏化就是要将儿童学习的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训练数学思维、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是,当今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游戏能够更加完美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教学;方法策略
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开发,必须要理解游戏的内涵,了解数学活动的分类,并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在活动内容的选取、活动的设计、环境的创设上,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认知发展、手部精细动作等特点出发。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幼儿喜欢的方法、形式,让幼儿体验到快乐与满足,同时观察幼儿的表现,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活动设计,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形成完善的游戏数学活动方案集以及配套的材料,并总结、提炼教育策略。整个美术活动完成后,教师对游戏数学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设计、实施、反思等能力都将得到明显提升。
一、做好课前游戏教学准备工作
想要进行游戏形式的教学就需要创建游戏的情景或者用游戏道具作为辅助等。因为孩子们年龄段的差异,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设计游戏时采用的方法与内容都是不同的,那么在游戏课程进行之前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是必须的。预备活动通常包含两大部分:第一就是准备授课教材,如数学的教授课程中就要用到数学卡、数学挂图或部分实物用作教材等,以上均是数学授课游戏化的协助用具,可以协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认知和探索;第二就是创建数学游戏教学的情境,相应的教学情境是游戏课程设定的基础,另外游戏与教学也是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的,在各个教学阶段中采用的游戏中包含的重点与题目都是不一样的,老师需要深刻的思考,根据各类教学需要创建安全合理的游戏教学氛围,为进行数学游戏化授课打好根基。
二、通过游戏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在正式进行教学前,教师要营造出游戏的氛围。幼儿心智还不成熟,游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特点进行组织,能够让幼儿亲近教师,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将数学中的知识点和实际生活情形相结合,从幼儿感兴趣的点入手,让幼儿能够从生活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比如可以设置一个买卖东西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开始前购买一些积木或者其他物品,將班级里的孩子分成几个小组。在这几个小组中,在分成A、B两组,一组充当卖方,一组当买方。教师要将这些教学用具进行标价,给孩子一定数目的钱,让孩子买对应的物品,最后可以组织查看学生手里的金额数目,就能看看大家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计算。最后可以交换买卖双方,让他们到别的队进行采办物资,然后分别进行核对,从而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既然是游戏,就肯定有表现好,算的快买的快的同学,教师可以对这些表现优秀的孩子以奖励,也要对其他的学生进行鼓励。进行买卖活动游戏,可以让孩子们理解数学计算,学好加减法,提升数学能力。在生活中也能帮助自己的父母买东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
三、注重师生互动
针对幼儿园数学活动内容的选取,不仅要以数学研究对象范围的知识为依据,选取适合幼儿当前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内容,还需要对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综合考量,这是因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与事较多,在与其交流互动中能认识、感知它们,形成属于自己的基模,学会判断新的事物。一般而言,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进行互动交流,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周围事物,还能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通过和幼儿交流来感知其真实的想法,时刻与幼儿保持注意力和兴趣的节奏一致。换言之,开展数学活动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的枯燥讲述,而是师生双边互动交流。
四、加强生活联系,挖掘数学游戏元素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在分析、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实际授课中,为了进一步拉近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应积极、恰当地引用各种生活元素优化数学游戏活动,促使幼儿结合自身现有知识经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数学元素体现在方方面面。如,物品形状、数量以及大小等。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基于对幼儿年龄特点、认知发展需求的综合考虑,以及对幼儿现有数学知识经验的综合分析,带领其着重从生活角度入手,加强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鼓励幼儿善于从数学思维角度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此深入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五、多提出开放性的数学游戏问题
幼儿教师在进行数学游戏活动时,要精心的设计问题,让问题具有灵活性和代表性,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激发,还能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层面来回答。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小兔过河”的游戏,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几只颜色各异的小兔和他们要过河的路线,让幼儿帮助小兔从不同的路线来过河。在这个游戏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最后教师对过河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总结来发展幼儿的思维。
将幼儿园数学教学与游戏有机配合,不仅给孩子提供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也可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让孩子在快乐游戏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数学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给今后幼儿学习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幼儿园时,幼儿刚开始系统的接触学习,在这期间好好的引导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幼儿今后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幼儿园的数学老师在运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给幼儿讲解数学知识时,要把握好一个度,防止幼儿在学习时只想着玩游戏而不想学习。
参考文献:
[1]孔竹红.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现路径探究[J].学周刊,2019(32):182.
[2]周爱琴.浅谈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J].学周刊,2016(32):246-247.
[3]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现及价值解读[J].王淑桃.学周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