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陈龙
[导读] 化学是初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
        陈龙
        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麻城初级中学 湖北省 荆门市448000
        摘要:化学是初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高质高效的初中化学教学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与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组织讨论活动、开展实验活动、设置提问环节、融入生活元素、优化课堂评价五个层面出发,分析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策略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初中化学教学多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为中心,盲目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造成了化学教学的低质量和低效率。针对这种问题,每个初中化学教师都需要革新思想观念,全面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真正有效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组织讨论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讨论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生互动交往的途径,能够保证课堂学习氛围的生动、活泼。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转变过去统一性的班级授课模式,积极地组织课堂讨论活动。首先,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展开全面地了解,据此来进行科学地小组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设置任务以激发学生合作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讨论、沟通、互动和交流,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互补和共同进步,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原子的结构》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本次教学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设置探究任务,由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分析课程内容。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中巡回观察,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同时对小组成员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当小组完成讨论后,笔者再让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讨论成果。这样,笔者通过组织讨论活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二、开展实验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化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才具备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彻底革新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各种验证性、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和探究机会,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地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强化理论和实践间的关联,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随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研究的空间,并提供学生们实践研究的物品与器材,学生们在通过组装制取气体装置的过程中,可以反思实验设计,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在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们进行指导,优化学生们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实验内容。这样,笔者通过开展实验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设置提问环节,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设置、提出问题的过程,可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并展开独立的思考和深层次的学习。

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提问的意义和作用,主动尝试依据化学教材课本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来设计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并掌握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展现出提问的功能和作用,设置引人入胜的问题和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活跃思维展开对化学问题的思考和对相关知识的探究,逐步掌握知识的本质与规律。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笔者先为学生们提供预习空间,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了解课程内容,预习时间结束后,笔者正式开展本节教学活动。上课后,笔者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预习成果,强化学生们的知识印象,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问题如下: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哪种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如何将金属分类?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提出问题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根据问题的引导,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学生们认真的钻研,他们对本节课程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这样,笔者通过设置提问环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四、融入生活元素,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和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化学知识更是与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联,将这种关联延续到教学实践中去则能够简化学生知识学习和理解的过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拓展教学思路、延伸教学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再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从而实现生活情境的还原和创设,引领学生深入到熟悉的氛围中,感知并体验化学知识的无处不在,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逐渐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笔者在课堂中融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首先,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牛奶、肥皂、橘子、自来水等,随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来分析这些物品的酸碱性,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快速分析出物品的酸碱性,最后,笔者再根据酚酞或PH试纸进行验证,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生活元素,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五、优化课堂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公正客观的课堂评价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自信并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巩固。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以真正保证学生可以从评价中获得鼓舞和激励,更加具备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让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爱护水资源》时,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将重心完全放在了教学中,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笔者革新教学模式,建立课堂评价环节。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被评价的学生会感到满足,没有得到评价的学生则会激发他们的斗志,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学习,表现的更加优秀。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提升教学质量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推进与素质教育逐步实施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因此,广大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教学的观念、态度和思想,把握现代教育发展和变化的趋势,通过组织讨论活动、开展实验活动、设置提问环节、融入生活元素、优化课堂评价等策略的实施,来推进化学教学的转变和升级,最终才能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瑞.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现代盐化工,2018,45(06):107-108.

        [2]李一凡.以新理念为引领,着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