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冯永全
[导读] 在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下,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冯永全
        陕西省镇巴县仁村镇中心小学723611
        
        【摘要】在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下,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数形思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数数学;三年级;教学应用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只是依靠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思考的,若教师采用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会理想,学生只能依靠直观感受理解一部分的内容,但是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可以将直观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展示出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学质量和效率自然会上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的知识虽然说比较简单,没有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运算,但是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即便是非常简单的知识还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理解消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寻找学生喜欢的话题将和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展开数形结合教育。
        例如,在教学“千克、克、吨”时,如果教师只是直观告诉学生一袋食盐重约500克,一袋大米重约5千克,1头大象重约1吨,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只能通过直观的记忆把这些物品的重量记住,很难运用到其他物品的重量上,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森林王国要进行体检,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小动物的体重进行估计,学生的答案会五花八门,此时教师给出千克、克、吨的质量单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如,大象的体重单位为吨、猴子的体重单位为千克、小蜜蜂的体重单位为克。通过具体的图形,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且具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下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生活化应用,融入数形结合思想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事例有效的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进而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将课本上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化的情境相结合展开教学,让学生更真实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含义,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随着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千克、克、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数学信息,为课上学习质量单位做铺垫。课上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有些同学回答“通过包装上标识的重量而得知。”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么日常中还有需要没有包装袋,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他们有多重?我们怎么办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称来称一称。“那么同学们知道1千克物品有多重吗?”教师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物品称出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感知到1千克大概有多重,教师又拿出一个硬币,同学们知道这枚硬币有多重吗?引导学生称小质量的物品可以利用天平,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称一称,感知物品的质量,通过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算一算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让学生实际感受1千克和1克的大小,在大脑中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重视课后练习,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课后巩固是学习知识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加强,尤其是数形结合思想,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后期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还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千克、克、吨”时,通过课堂上教师对质量单位进行了讲解,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调查表,通过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调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数形思想结合生活化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和转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卢敏.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No.568(01):89-90.
        [2]谢小玲.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00(007):172.
        [3]孔繁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9,(02):00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