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木玲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达到既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养。因此,此文将对如何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分析研究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深化,为了更好地达成既定教育目标,老师们都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加以改革和创新,为的是更好的服务学生,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针对新时代的学生,老师们都感受到了压力,因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竞争压力变大,高考的竞争压力也在变大。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
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但方法过于单一,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化学理论,从而忽视了化学实践探索,忽视化学知识的纵向扩展和跨学科知识的横向概括。因此,安排的课程内容大多是理论性、抽象性的化学知识,并不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化学能力(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从而使得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实际,陷入理论困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日常沐浴露的主要成分有20多种。为什么有这么多? 效果如何?我们能合成吗?钱学森问:“为什么我们学校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一直缺乏处理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
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不缺乏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证明能力、问题分析和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却是以课本与大脑的碰撞、对话、交流为终点,是在一个“静态”和“二维”空间中的思维实践和培养。 我们知道,在化学实验和探索活动的开始,首先要规划实验方案,搜索文献,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讨论并计算试剂的用量。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引起学生思考,采取什么方法,探索后总结规律;实验中的事物和现象刺激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但是目前,高中化学缺乏学生在开始实验和探索活动时动脑的过程,缺乏学生形象思维和“动态”、“立体”实战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进而削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1.3 缺少CTS教育的发散思维操练
现在很多的化学实验并不是要求学生计划实验、设计实验,而是将实验所需要的用品都事先准备好,实验操作流程、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只需照方抓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得到锻炼。而开放式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如果你是“铁补充剂”保健品的研究者,在考虑其主要成分时,你还会考虑哪些方面呢?
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缺少培育化学创新人才所必需的教育、课堂资源和授课建议。为了在化学教学中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并且给老师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在高中时期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化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培养的可以让他们进行一直学习的思想,以及能在社会上进行发展的一种品质和能力,再融入我们化学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其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比较弱。
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进入到理想的大学,就必须加强知识方面的教育,扩充他们的知识库,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以利于进入理想的大学。因此,老师就要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加以创新和改革,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上能够更进一步。而对高中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是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进行学习的,化学核心素养会让他们培养一种一直学习的精神,学习化学方面的一些技巧,更好的走进化学的世界,让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更好的进入到化学的课堂。
3、高中化学教育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3.1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教学的不同形式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传统教育模式是引入新课程,开始思考,达成一致意见,而开放式教育的亮点,是从化学实验、化学问题、科学史实等多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当知识应用于实际时,就可以让学习变得有意思了。例如,在导入铁和水的反应的情况下,介绍当一钢铁厂的熔铁炉底部出现裂缝,温度高达一千多度的铁水从炉中流入炉旁的沟槽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工厂整体都会被掀开。为什么会产生像炸药一样的威力呢?所以,在生产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3.2注重实验教育,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为了让学生理解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方面的相关知识。从实验中探究化学知识,积极思考。例如,当学习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化学实验室来研究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和其他外部条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例如,实验期间,老师问学生:FeCl3和MnO2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什么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回答:是催化剂的作用,并且通过实验证明,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一样。通过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习化学实验的方法,刺激思考,刺激积极研究的欲望。
3.3联系化学科学史实
教师应在课堂上介绍化学教育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们在科学的研究中,能够更仔细的了解到科学家的细心以及科学感情。不要害怕困难和危险,大胆地去探索化学方面的知识。
3.4加强习题的操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方法
练题可以扩大知识范围,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理解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从一个实例中描绘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能力。练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处理数据和分析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讨论问题时,必须将已知的信息、未知的信息、问题的主题和知识体系组合起来形成逻辑链条。
3.5加强实践运用
化学老师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它足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探索实践,进一步思考,扩大化学教室的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习从应用开始。比如,老师可以请学生多观察日常的现象。例如,长期使用后铝罐变为黑色的原因?铝会生锈吗?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完成教材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验证的习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化学技术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化学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实验探究能力和对化学学习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化学反应过程的探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和分析化学反应相关原理,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化学的兴趣,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新阳,裴新宁.为21世纪重建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8(4): 75-85.
〔2〕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5-11.
〔3〕陈灶阳.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