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1期   作者:刘世民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世民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443002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能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对于整个社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必须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从水利水电工程的闸坝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就是施工导流,一个有效的施工导流,无论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还是工程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另外在施工导流中同样也离不开围堰技术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合理应用
引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建设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并做好围堰技术的合理选择,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控制好整个施工阶段,以此来为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概述分析
(一)分析施工导流的概述
         针对于施工导流,通常都是出现在江河内水利工程的建设时,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土质的干燥,往往会采用围堰来做好基坑的围护,使通过施工现场的水流直接进入下游河道,这一工程即可成为“施工导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导流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大坝类水利工程项目所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在施工导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导流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全面考虑,这主要是因为导流方案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预算及质量等,同时与安全度汛这一问题同样也有着极为密切相互联系,所以做好施工导流方案的科学合理设计就凸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泄水条件往往也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就施工导流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看:(1)前期导流。这一阶段的主要就是采用围堰来完成挡水工作。(2)中期导流。这一阶段的主要就是采用坝体来完成挡水工作。(3)后期导流。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修建大坝,使其能够达到具体设计的高度要求。
(二)分析围堰技术的概述
         要想更好的建设永久性的水利设施,那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则需要采用临时设施来完成围护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围堰”。针对于围堰来说,主要发挥着阻挡水土进入的这一作用,为水利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从当前的水利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都能够采用围堰技术。通常情况下,围堰可以说是梯形截面的土堤,所采用的填筑材料主要以砂质粘土为主。但是砂质粘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修建好的围堰往往只能适用于水流速度慢或浅水类型的河道,尽管这样还是很容易遭受到河水的冲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草皮或片石铺设到围堰上面,以此来有效避免或减少河水冲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所在区域有着较多石头,这时则可以使用石头来修建围堰,并在围堰的周围铺设一层土,以此来避免漏水问题情况的出现。
二、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施工导流的具体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要想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先对河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但是通常情况下,河道环境往往都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河流的引导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导流方式的采用,尤其在进行大坝建设时更需要用到,同时在实际施工的开展之前,还需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以此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在施工导流的开展中,由于受施工条件因素的影响,所采用的导流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导流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于所常用的导流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围堰导流法,其中还可以分为分段围堰导流和全段围堰导流这两种类型,具体还需要根据水量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围堰方式。(2)明渠导流法。通过明渠可以实现河道上游和下游之间的相互连接,将围堰设置在基坑外围,以此来让河流从上游导流到下游。(3)涵洞导流法。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这一过程中,避免不了会经过道路或建筑物等,这时为了能够避免对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往往会在路面下进行涵洞的修建,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对原有建设设施的破坏,同时还可以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所谓是“一举两得”。但是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通常只能在一些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进行使用,另外在分期导流中有时也会被有所应用。
(二)围堰技术的应用
(1)分析土围堰及土袋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
         从水利工程的围堰技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应用最为常见的土围堰及土袋围堰施工技术。在进行土围堰的施工开展这一过程中,尽可能首选粘性土作为施工材质,其次是砂石类土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砂石类土质的填筑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适当的扩大堰身渗流长度,同时还要根据砂石颗粒的大小来增加其厚度。针对于围堰断面土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渗水程度以及围堰的稳定性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土围堰技术比较适用于水深为1.5米以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当中,而且其水流速度不可超过0.4m/s;而对于土袋围堰技术来说,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深和水流速度要相对较低一些,一般水深不可超过4米以上、水流速度必须要小于1.6m/s。
(2)分析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
         针对于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在河床上打上钢板,然后进行填土固定,以此来形成一个牢固的钢板围堰。与土围堰和土袋围堰施工技术相比,这一围堰施工技术无论在强度方面,还是在可操作性方面都要相对较高一些,而且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在水流较深和水流速度较大的工程中同样也能够有所适用,正是由于这一优势特点,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值得注意一点到是,待围堰施工完成以后,还可以将钢板拔出做到重复利用,节省一定的施工成本。
(3)分析土桩土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围堰技术中,土桩土围堰这一施工技术同样应用的也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往往都是在河床上来完成土桩土围堰的修建。与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相似,先要在河床上打入木桩,然后在木桩的内侧设置好竹篱笆,最后在桩与桩之间进行土围堰修建。但是在木桩土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要控制好河床水深和水流速度。一般河床的水深需要保持在5~6米之内最为合适;而水流速度则要保持在超过1.6m/s这一范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将木桩土围堰施工技术的作用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当中避免不了导流这一问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种导流方式,然后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围堰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进度的加快及工程质量的提高,并获得更大的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际妹,乔鹏.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11):73+75.
[2]戚侠光,刘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132-134.
[3]周涛,胡玉.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02):242-245.
[4]周涛,胡玉.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20(01):254-257.
[5]黄俊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9(08):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