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寅东 姜正权
江苏中和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农田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广,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但是我国水利资源较为有限,本着环保节约,并最大化灌溉效果,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采用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便脱颖而出。本文通过阐述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种类,最后通过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措施,来帮助农业生产得到有效发展,并通过环保节约的用水方式,提升农田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帮助农业生产有效展开,并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最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农田生产也是用水、耗水的大户,而我国水资源有限,国家长期以来也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的广泛使用,因而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采用各式节水灌溉技术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并增加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开发出更加经济的农业生产技术。
一、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需要用极少的土地资源养活更多的民众。因此农业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技术革新的重点所在。同时农业生产、灌溉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但我国水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也需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同时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首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扩大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范围。同传统的灌溉技术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利用精准的水量控制,以及将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加以扩展,从而提升农田水利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水利工程难以到达的高处、远处,实现精准的农田灌注。
其次,顾名思义,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地缘辽阔,山河大地等自然因素导致能够有效开发的耕地资源较少。往往耕地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水资源的有效规划,而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也能进行精准、有效的农田灌溉,从而扩大我国可耕种的农田资源。
最后,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较多,其应用范围也随着采用的技术分类进行改变。同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也逐步脱离小农生产,而转向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增加农田生产的计划性和目的性,通过采取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符合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保证节水、合理用水的同时,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拥有良好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种类
1.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技术是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在水的流动、运输过程中,从渠道材料的缝隙、空洞中,流失到地层中,从而造成的水资源消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采用塑料薄膜、水泥混合料、石头堆砌等防水材料减少水资源消耗,提升灌溉效率。
2.微灌溉
微灌溉是较为新型的灌溉技术,通过灌溉喷头设置到地面,或者农作物顶部,并利用有效的控制措施,提升灌溉效率和灌溉范围,在降低水资源消耗的同时,能够均匀的分配水资源,提升灌溉效果。同时将化肥和微灌溉技术结合起来,均匀的喷洒化肥,使化肥的利用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此技术也是资金投入较多的技术,目前在农业大棚种植中利用较多。
3.喷灌
喷灌技术是在需要灌溉的农田中设置带有喷头的水管,在水流经过喷头附近时,因为水压而将水流从喷头基础,使水流通过喷头的扩散而形成小水珠或者水雾,从而实现农田的有效灌溉。同时水管和喷头根据实地使用情况可以进行拆卸,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支出。
而在机械化、规模化推进较快的农田,固定的管道可以有效提升农田的灌溉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的支出,因此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4.滴灌
滴灌技术也是利用水压,产生滴水的效果来进行农田灌溉,对水流量、压力的要求非常小,并拥有非常出色的节水灌溉效果。滴灌通过直接对农作物根部进行灌溉,只影响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从而在灌溉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情况最小。但同时固定式的滴灌技术面临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情况,使得设备容易出现老化情况。虽然移动式的滴灌技术能够减少设备的老化问题,但也会提升人工成本。
5.低压管灌溉
不同于传统将水直接引入农田的灌溉手段,利用低压管道进行分水,然后利用分水口,将水引入到农田,实现农田灌溉。与沟渠灌溉的方式相比,管道输水能够减少水分渗透、蒸发的情况,从而降低的水资源的同时,因为使用管道来进行输水,使其能够在更加复杂多变的地貌情况下完成对农田的灌溉。并且仅需要投入输水管道的费用,因而在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多为小农生产的农村中得到有效的推广。
6.雨水积蓄灌溉
雨水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但往往在水资源不太缺乏的区域受到忽视,借助储水罐、井等手段,将雨水收集起来,在农田需要灌溉是,将收集到的水抽出进行农田灌溉,从而达到水资源的多方面利用。在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地区,能够帮助农民得到旱涝保收的效果,对维持生态和发展干旱地区农业进行有效的推动。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1.实时、实地、科学的选择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农业的有效发展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证。但同时需要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实用性进行充分研究,合理分析当地农田、农作物的水资源需求情况,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选用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来减少资金、水资源的无意义使用。在科学的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后,还需要做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保养、维护,并对农业灌溉情况进行实时的加测,以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利用,降低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农田灌溉的有效执行。
2.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提升灌溉效率
节水灌溉技术非常多样,而农田灌溉在实际操作是也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以及需要多样化的灌溉方式,以满足农业正常的生产。而节水灌溉技术也可以划分为喷灌、微灌、低压管道三个较大的分类。喷灌灌溉技术的内容、操作非常简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种植者、农户可以很轻松的掌握此灌溉技术,在压水泵、动力机械的帮助下,将水流输送到管道-喷头,从而实现灌溉;微灌溉则拥有良好的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以及输水管道,技术要求较高,并对农业设施的要求也较高;低压管道灌溉,需要建立良好的管道输水系统,但是有较大的使用范围,可以扩展农田水利工程适用范围。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综合灵活的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几种不同的灌溉技术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农业灌溉需求。
3.减少输水环节的水资源浪费
输水环节的水资源浪费是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依然大规模使用沟渠的形式进行输水,在此过程中蒸发、渗透都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是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率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输水沟渠的防渗、掩盖、封闭工作,利用防渗技术来减少水资源的渗透浪费,并通过掩盖、封闭的手段,有效的减少自然蒸发所带走的水分流失。从而有效的降低输水环节的资源浪费,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应。
结语:我国从古以来便是一个农业大国,并在现代用极少的农业土地资源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民众。同时在未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也面临着日益紧缺的情况,因此在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从而使农业得到绿色、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阿不都外力·艾乃吐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地下水,2020,42(1):102-103,118.
[2] 高风燕.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33):171.
[3] 刘清杰.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36):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