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阳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浙江省舟山市 316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船舶进厂修理的全过程管理。在研究中,重点对船舶修理中的成本、安全、质量及工期等管理过程加以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船舶、进厂修理、全过程管理
引言:船舶在航道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船舶每年都需进行对应的修理,而通过修理可以看出船舶是否存在问题,即使存在问题也可以及时加以解决、改善。但在船舶进厂修理的过程中,如果管理方法不规范、不科学,那么不但会导致修理成本增加,还会影响最终的修理质量。因此,还需对船舶进厂修理的各环节加强控制。
1.船舶进厂修理的的前期准备工作
1.1编制船舶修理单
在船舶修理的过程中,修理单是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船厂对船舶进行编制作业计划、估料估工、签订合同的依据。并且,船舶清理单是否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船舶进厂的修理质量和成本等[1]。船舶修理单主要涵盖了自修项目单、材料清单、船厂修理清单等,应一式三份。在对船舶修理单进行编制时,工作人员应遵循原样修复、扩大船员自修等原则。在编制船舶修理单时程序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都是先由船舶的大副、大管轮分类编制,再由船长和轮机长审核,随后再将编制请求上报给主管,在主管审核通过后再交由机务部门核实、修改、完善,最终再让领导确认签字。一般,需在船舶进厂修理前的两至三个月编制好船舶修理单,然后,再和船厂相配合,辅助船厂提前制定修理计划。在船舶修理单实际的编制过程中,要结合单位所下达的年度修理计划、相关修理级别、检验类别、检修周期以及技术状况等实际情况来加以编制,才能确保所编制出来修理单与船舶实际情况相符。
1.2准备相应备件和物料
船厂需结合船舶的具体修理项目准备好修理所需的备件和物料,这些准备工作作都应提前落实,从而节省维修时间。如果船舶修理所需的备件无法购买,或需进行重新加工制作,那么船厂应附加对应的图纸,并提交给船方,双方加以协商确定具体修理计划。在对船舶进行修理的过程中,会使用到非常多专业工具、物料,这些都应当在船厂的修理计划之内[2]。
1.3选择船厂
在对船舶进行修理之前,船方会在市场中选择合作船厂,然而,该过程在无形中决定了船舶的修理质量。假设船方在选择船厂时没有选择到优秀的船厂,那么就会给后期修理带来许多麻烦。并且,从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市场上现有的船舶修理厂非常多,鱼龙混杂,怎样才能在众多船厂中选择优质的船厂,是值得船方关注的问题。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区的一些船厂虽然规模比较大,但其主要是以制造船舶为主要因为,并不会接受船舶修理业务。而一些规模比较小的船厂,虽然有修船项目,但在技术和硬件设施方面又得不到保障,且价格也比较高。在选择船厂时,船方需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3]。比如,可以遵循“就近选择”原则。如果具体的施工地点不固定,船舶也不集中,也没有进行统一管理,若选择距离比较远的船厂,难免会导致费用增加,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船方就可以选择距离较近的船厂。与此同时,在选择船厂时,船方也可以参考往年的合作船厂资料,从船厂的船厂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市场信誉度、技术、资质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船厂合作。
2.船舶进厂修理的全过程管理要点分析
1.1质量管理
当船舶在进厂修理时,工作人员需根据相关的要求、指标来进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关键就在于船舶修理工艺、配件、材料等方面。对于船舶修理人员的职业要求较高,修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修理经验,掌握先进的修理工艺[4]。如今,有一部分船厂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使用劣质材料,为了抵制和预防该现象的发生,船方对于船厂所提供的相关材料要加以验收,并要求船厂出示对应的质量证明方可使用。并且,在关键部位行业隐蔽工程上要进行现场验收,及时发现存其中存在的问题,在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中。假设关系到了船舶检验项目,还应要求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才可将该项目定义为合格项目。
2.2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船舶进厂修理的价格都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确定的,还需和市场行情相结合,因此,在签合同的时候就要认真核对,并做好市场调查工作。通常,在船舶进厂修理时,船厂的服务收费和维修费用所占据的比例较高,在实际的修理中就可以使用总价包干的方法,避免船厂安排不当。同时,在船舶修理时,有时还会出现增补项目,特别是隐蔽工程,这就导致最终的费用比合同上签署的费用要高。但对于船舶修理来说,必须控制增补项目成本。在项目增补之前,应经过主管确认,在得到同意之后才可增加。在船舶中有非常多的配件,如柴油机、液压系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在对其进行采购时必须要在根源上保障产品质量,船方可以通过自购的方式来购买这些配件,通过自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购买成本,还可以保障配件的售后服务,避免出现重复购买的情况[5]。
2.3工期管理
对于船舶进厂修理工作来说,工期管理也非常重要,在进行工期管理时,工作人员要将重心放在船厂的生产计划编制方面。船方应重点关注船厂的生产计划编制是否满足科学合理的要求,所以,在正在船舶进厂之前,船方就要要求船厂要组织相应的维修计划,并准确客观看待计划和船舶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合作。而在实际的维修过程当中,必须加强监督力度。应当对船厂的维修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看船厂是否有遵守之前的施工组织计划,假设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就应及时提出,并监督船厂予以改善。
2.4安全管理
船舶修理属于高风险工作,因此,在修理时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在船舶修理工作开始之前,船方要和船厂签署对应的安全协议,其中,主要包含了船舶修理安全协议、消防管理协议等内容。明确船方和船厂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安全协议的签署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即便出现安全事故,也可以快速明确双方责任,不会出现责任推诿情况。在船舶修理的过程中,船方要安排驻厂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驻厂人员遵守本单位和船厂的相关安全制度,并加强驻厂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要求船厂对驻厂人员加以培训,以此来提高驻场人员和船厂修理员的共同安全意识[6]。为了确保船舶修理时的安全性,船方还可以和船厂联手打造监督机制,以机制来约束和规范修理人员行为,从而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结束语:在船舶进厂修理的过程中,需做好全过程管理工作,才能确保修理质量与效率。在进厂修理之前,需做好编制船舶修理单、准备相应备件和物料、选择船厂等准备工作,这是确保修理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关键。除此之外,在实际的修理过程当中,必须在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工期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实施全过程监督,给船舶修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林清.船舶进厂修理动火作业看火监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修船,2014,27(01):12-15.
[2]高庆春. 航运企业船舶维修保养过程控制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3]周宇峰.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船舶修理企业的生产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4]曾祥富,何其勇.船舶进厂修理的全过程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07):25-26+19.
[5]邓大武.油船进厂修理中的消防安全[J].水上消防,2011(06):25-26.
[6]高健. 船舶修理管理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D].上海海事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