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 王晨晨
[导读] 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王晨晨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围绕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可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就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号召国家和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倡导,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通用技术是我国高中教学课程中的一门普遍的典型技术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培养提升其创新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以及实践作用。通用技术是指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可以被学生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与专业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而正因如此,通用技术对于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从而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通用技术教学现状与时代要求分析
         简单而言,通用技术在高中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与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该课程是一门科学和技术高度融合,特别注重创新,且立足于实践的课程。鉴于通用技术课程这一特点,学校对于通用技术这一学科的教学较为重视,旨在期望通过教师进行的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给予培养,满足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结合通用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2.1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课堂定位,扮演好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将学生当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要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放在通用技术教学的核心位置,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思维导图看作一种放射性思考的方式,任何一个感觉、记忆、想法都可以看作一个思考的中心点,由此可以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关键点,呈现出一种放射性的结构,这些关键点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于规划项目和构思方案,能够为学生指明探索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加深学生对于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而实现学生通用技术能力的提升。
         2.2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动手能力较强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积极性,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是教师实施此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之一。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师不能单单的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上的传授,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提高、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动手机会,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通用技术课程的趣味性以及价值性。通过这样的途径以及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只有让学生产生对课程知识兴趣,学习的兴趣才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效率。


         2.3创设情境激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开展体验学习的基础便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给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清晰全面认识本节课重难点知识,在情境中激发学生体验、感悟以及思考,从而达成知识学习与牵引。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发现问题”时,教师可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你们对哪些物件感到非常满意或不满意?”随后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将其罗列在黑板上,如教室形状、黑板、校门口的路灯、课桌椅、楼道楼梯等。随后,教师将其融合于课本内容展开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劲头十足。再如,在教学“如何制定设计方案”时,教师也可给学生下达设计任务:给眼神较差的老奶奶设计便于查看温度的温度计,此时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点燃其兴奋点,促使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种体验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4重视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往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依托于教材进行板书口述的教学,学生在学习后也主要通过做作业,参加考试而检验学生对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模式用在理论性较高的学科知识学习上是可以的,但用在通用技术教学上则容易导致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学习不求甚解,只懂得死记硬背,不把握技术原理与应用问题的现象。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要合理使用实践教学,让学生多接触通用技术的实践应用问题,在实践中了解技术原理,掌握技术要点,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简单结构的设计”这部分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实践角度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室的门开关时总有吱吱呀呀的声音,怎样才能通过合理的设计消除门开关时候的噪音,同时也不影响门的正常使用。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指定若干名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意见,并让其说明自己在设计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出那样的设计,自己认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实施后会得到怎样的效果。这样通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践问题,思考简单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得学生懂得从实践角度思考探究简单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问题,而不仅仅把学习重点放在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帮助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掌握找到合理的切入点,提升其技术认知能力和实践水平。
         2.5课后拓展知识,引导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理念下,可以在课后利用互联网途径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自主学习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包含许多精品课程。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链接,引导学生在课后依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学习。教师也可以自主制作拓展型课程,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如学完“控制与设计”一章后,很多学生都对如何构造控制系统很感兴趣。在完成教学后,教师自主建设了“常用家庭电器中的控制系统”微课。学生课后观看视频,针对疑惑处在线与同学、教师讨论,以此实现无边界学习。
         
结束语
         通用技术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结合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出丰富、易懂的教学内容,并且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训练其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杰.探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把握的几个要点[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1):96+98.
[2]郑建辉.论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物化能力培养的实践[J].华夏教师,2019(32):94-95.
[3]孔祥胜.浅谈通用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幻画报,2019(08):194-195.
[4]程雪银.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资源的整合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07):89.
[5]卢雅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知识文库,2018(05):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