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 廖平
[导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
 
         
         廖平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省隆昌市   642150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应当加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其在岗位上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素养作为幼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培养,才能不断提高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着手,分析了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幼师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幼师生;科学素养;培养途径
         引言: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幼儿的认知活动开始萌芽,由于幼儿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教学活动的引导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给予幼儿更好的教育。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反映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科学素养是幼儿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对幼师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文章首先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现状谈起,分析幼师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及原因
         (一)缺乏良好的科学活动环境
         从客观因素来看,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受经费以及办学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缺乏良好的科学活动环境。受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幼儿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科学文化知识点的关注上,家长只在乎幼儿学习了多少知识,不在乎幼儿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知识的应用程度如何。受这样的理念影响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倾向于小学化,组织幼儿以学科教育的方式学习科学文化,导致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缺乏相应的氛围和环境。
         (二)教师缺乏科学启蒙意识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启蒙的关键词,在这一时期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启发式教育,通过启蒙教育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但一些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家长潜意识认为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和学者的事,忽视了幼儿的启蒙教育。加之教师本身缺乏科学启蒙意识,为能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引导和启发教育。大多数幼儿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事物产生好奇心时,教师没有抓住幼儿的这种好奇心理,只是直接告诉幼儿科学原理,这导致幼儿失去探究欲望,这对于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也难以起到帮助。
         (三)教师缺乏科学知识和方法
         提高幼师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是幼师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理念传递给幼儿,使幼儿大胆尝试各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索,进而实现科学素养的萌芽,通过长期的教学引导,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但教师自身缺乏广博的科学知识,也缺乏培养科学素养的方法,导致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无的放矢。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来看培养幼师生的科学素养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幼儿教师存在畏难思想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影响较大,对于一些较为深奥的科学原理,幼儿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消化,因此组织一场科学探究活动耗时费力,大多数幼儿教师不愿意组织各类科学活动,这也限制了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缺失,也使得教师难以真正组织既适合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科学探索活动,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教师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丰富科学知识,这些都加大了幼儿教师教学组织的难度,也使得幼儿教师不愿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的科学素养缺失。幼师生作为未来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活动。
         二、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培养幼师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育应有之义
         开展学前师范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幼师生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师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关注幼师生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使幼师生在从事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倡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要求幼儿德智体美劳共同进步,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推动幼儿智育发展的关键。要想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注重幼师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才能使幼师生在从事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从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引导,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


         (三)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能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从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培养幼师生的科学素养,能够使幼师生在从事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从事学前教育。在从事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师间的教学交流研讨,以科学素养作为突破口,能够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教学的改革,通过学前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浅谈幼师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开发实用性教材,培养幼师生的自学能力
         从幼儿成长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思想较为开放,想象力天马行空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针对新鲜事物幼儿往往会提出各种让成年人摸不着头脑的想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能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引导。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实用性教材是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应当开发满足科学素养培养的实用性教材,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实用性教材的特点,对幼师生进行高效教学,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实用性的科学素养。同时,要以实用性教材为基础,只需要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思考和体验,逐步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开发实用性教材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教材内容满足实用性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要在教材中体现学前教育的特点,这样才能使教材更加适应幼师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需要。
         (二)强化综合训练,培养实用性的表达观察能力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而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幼儿熟悉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在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幼师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且将幼师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幼师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其表达能力。同时借助学习内容,组织优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多种能力,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培养,才能幼师生逐步养成科学素养。最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师范作用,保持清晰的思路,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以这样的方式影响幼师生的思维,使幼师生在这样的影响下逐步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
         (三)注重引导,培养幼师生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
         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十分广泛且形式多样,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幼儿科学文化教育教学质量,幼师生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这样才能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组织幼儿针对问题进行探索,使幼儿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并且逐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实际在生活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具体来说,培养幼师生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幼师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且通过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启迪幼师生的思维,实习在学习活动中针对学习内容有自己的思考。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活动反思自己今后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有了这样的思维活动,幼师生能够在培养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的同时,对所学的方法产生反思,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
         (四)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幼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幼师生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实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幼师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前教育的特点对幼师生开展实验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探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此阐明科学道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才能使幼师生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自身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对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其次,教师在对幼师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知道幼师生树立严谨的实验作风,结合幼儿教学的特点也有趣味性的实验,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并且恰当的进行解说,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师生的科学素养。
         (五)突出幼教特点,培养幼师生职业品质
         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幼师生培养的目标,着重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和特点,不断提高幼师生的职业品质。对于幼师生来说,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幼儿,因此他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也能够以丰富的情感和热情的态度以及广泛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引导每一位幼儿的成长。同时,幼师生必须具备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从事学前教育。因此,培养幼师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要从思想上开展教育,使用师生能够具备甘于奉献和勇于实践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科学素养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反映出教师在科学素养上有所缺失。幼师生作为未来从事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对其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实用教材为载体,强化综合训练,注重教学引导,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幼教特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师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质量,使用师生能够更好的从事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小红.幼师生科学教育意识的培养[J].河南农业,2013(05):25-26.
         [2]李婕.学前教育专业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J].新丝路旬刊,2019(11):250-251.
         [3]林丽花.论化学教育中幼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6):108-109.
         [4]陈俊峰.《科学小实验课程》对幼师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2019(09):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