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英语教师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王庆红、赵晓
[导读] 伴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外语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演变为反思型模式

         王庆红、赵晓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伴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外语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演变为反思型模式。反思型教师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课程变革和教育质量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从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探讨成为反思型教师的途径。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途径;具体案例
         Abstract: With the influence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odel has evolved into reflective model. Besides,reflective teacher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students’ growth, teacher development, curriculum reform and education qua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mainly focus on what is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the approaches to being a reflective teacher, combined with a specific case to explore how to become a reflective teacher.
Key words: reflective teachers; approaches; specific cases

一、引言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教师专业化运动以及新兴社科理论的影响,教师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强调反思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刘学惠,2005)。那么,为什么反思型教师是如此的重要,贺斌(2002)指出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吴永忠(2011)指出教师面向的是具有生命意义的学生和国家的未来。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当具备高度的反思能力和精神。由此可见,反思型教师对学生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从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探讨成为反思型教师的途径。
二、反思型教师及其实现路径
         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Wallace( 1991)提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模式,在他的反思模式中,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是教学实践和反思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这一循环过程,以达到理想的专业化职业能力的形成。我国学者刘庆昌(2006)总结了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一是观念的问题链,二是操作的问题链。观念性问题链体现在“我为什么要反思—我什么时候反思—我反思什么—我怎样做就算是反思了”;操作性的问题链体现在“我做了什么—我的做有效吗—我的做自身合理吗—我还能怎样做”。具体而言,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以促进反思型教师的形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记日记、听课与观察、教师评价、录像、教育叙事和教学行动研究(高翔、王蔷,2003;甘正东,2000;武继红,2003;凌茜,2011)。笔者认为成为反思型教师不但需要以上具体途径和方法的支撑,更需要教师信念的引导与支持。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以促进反思型教师的形成。
         从宏观角度来说,第一,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具体学科的最终任务是什么?比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第二,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发挥着育人的重要作用。叶澜(2020)指出教师不变的使命是对人一生的负责,教师将会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也须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人,既体现在对教师素质提高的追求上,也体现在教师人格的完善上。第三,教师应该努力追求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吴一安(2005)指出优秀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强硬的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正确的外语教学观、树立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和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从微观角度来说,教师信念体现在教师对课程内容、学生、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教师角色的认知和所持的观点。

因此,反思型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语言理论,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师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其教学行为是否符合目前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同样,笔者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中,也尝试运用了教师评价和录像两种方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2020年6月,笔者设计了一节阅读课,该阅读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篇阅读短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整个教学设计分为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在pre-reading环节,笔者所设计的活动是要求学生浏览一些关于汉字发展历史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英语的发展历程。在while-reading环节,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掌握每段段落大意。接着笔者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时间顺序,完成英语发展历程的细节填空。在post-reading部分,笔者要求学生回答课文末的一个问题,即Will Chinese English develop its own identity。在设计完成之后,笔者邀请了本论文第二作者进行了评价。就整个教学设计她提出了以下问题,如整个教学设计是否有点偏难?本节课文化品格的培养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不对短文中的时间设置问题,让学生填空?post-reading中问题是否存在难以问答的问题?之后,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对教学设计做了再次调整。笔者将pre-reading环节调整为让学生说出一些说英语的国家,最后引出了本篇短文的主题。在while-reading的表格部分,笔者对几个时间也设置了问题,因此学生既需要关注在某一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也需要关注一些时间节点。在post-reading环节,笔者将之前的问题更换为了Why do you think English is spoken around the world? Why do you think mor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ant to learn Chinese now? 另外,笔者将汉字的发展历程放在了post-reading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复习汉字的发展历程,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汉字发展历程介绍的短文。基于以上教学设计,笔者于2020年6月30日进行微格教学,并录像。通过观看教学录像,笔者发现教学过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之后笔者又对教学录像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另外,2020年11月,笔者与本文的第二作者合作完成了一份阅读教学设计,课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Section A: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整个教学设计包含以下教学步骤:1)用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的片段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文旧物处理的方式:庭院销售;2)完成段落匹配和表格填空,以深入解读文本;3)角色扮演和复述故事,帮助学生内化文本;4)讨论旧物处理的方式,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旧物的思维品质。5)布置描述和介绍他们与他们玩具之间的故事的家庭作业,巩固课堂所学。之后,我们进行了反复操练,并提出了大量的建议。最后笔者和本文第二作者共同进行了课堂展示,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总之,通过听取其他教师的评价与建议和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英语教学活动应全面落实英语课程标准所传达的教育理念;英语教学设计必须要有焦点和重点;各个教学步骤之间应有严密的逻辑;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且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四、结语
         反思型教师不仅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事关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前行与发展。反思应该是每位教师一生的追求和使命,每一位教师应该拥有高度的反思能力和积极向上的教师信念,并以当前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努力将不同的方法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高 翔、王 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003(02):87-90.
[2]甘正东. 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04):12-16.
[3]刘庆昌.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J].课程教材教法,2006(08):13-17.
[4]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05):53-59.
[5]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3):211-217.
[6]孟春国、刘学惠.反思的力量---三位农村英语教师的成长故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7(07):81-86.
[7]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线初探[J].外语界,2003(01):60-66.
[8]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3):199-205.
[9]吴永忠.试论反思理论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06):40-42.
[10]赵昌木.教师持续成长: 信念的转变与适应[J].全球教育展望,2002(08):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