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21例临床观察及护理运用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王俊红 罗双莉 王楠
[导读] 目的:对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王俊红  罗双莉  王楠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对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对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保证透析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低钠透析液;血液透析;高血压;综合护理
        
        高血压为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患者血液会随着血液透析进程不断升高,一般发生于透析后2~3h,其发生率高达80%[1]。对血液透析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为37~74岁,平均(52.40±2.09)岁;病程为11~64个月,平均(25.31±2.19)个月。观察组21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34~72岁,平均(51.68±2.24)岁;病程为13~62个月,平均(25.31±2.26)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因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方法认识不足,再加上对自身健康的担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对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②上机前准备:上机前对患者的体重、血压及脉搏等进行测量,准备好透析器及管道。若患者未用药时收缩压>180mmHg,用药后>140mmHg,应遵医嘱使用降压药。③调节透析液钠浓度:第1h透析液钠浓度保持140mmol/L左右,2~3h保持130mmol/l左右,最后1.5h保持140mmol/L左右。将每小时的透析液进行钠离子检验,并及时校正。④症状观察:对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进行密切观察,特别是是否出现心悸、头晕、头痛等高血压并发症,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处理。对高血压严重患者,注意是否出现脑水肿、脑出血等症状。抗凝剂选择要慎重,选择出血危险小、抗凝效果好的小剂量或低分子肝素。⑤饮食护理:嘱患者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透析治疗过程中,体重增长应<2kg,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保持1.2~1.3g/kg,氯化钠摄入量<2g。注意不要食用豆类、花生等植物蛋白制品。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②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满分100分,以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得分60~85分为比较满意,得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2]。
        1.4统计学护理
        将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水平变化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血液透析为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可引发高血压等并发症,给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健康质量带来影响[3]。因此,对患者进行低钠透析,目的在于纠正高血压,因为透析液中的钠浓度比血浆中的低,利于钠的弥散丢失,有效缓解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内蓄积的水和盐。研究显示[4],对低钠透析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证明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总之,对低钠透析液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保证透析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陆雅良.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0):141-142.
[2]李颖.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饮食保健,2018,5(8):37-38.
[3]刘家均,赵昕.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7,7(34):116.
[4]吴邱,陈灵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儿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6):677-6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