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在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闫顺金
[导读] 目的 分析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
        闫顺金
        合江县尧坝镇卫生院,四川省泸州市646215
        摘要 目的 分析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 本次研究中,纳入肺炎支原体患儿96例,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单号入院患儿纳入研究组,采用麻杏石甘汤方剂进行治疗,双号入院患儿纳入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由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和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减轻时间以及肺部病变吸收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患儿采用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本次研究证实该方案具有可实性,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实行。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小儿肺炎;支原体;临床效果;可行性

        小儿肺炎支原体是临床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所占比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发生以后不仅会引发呼吸系统的症状,还会给其他系统带来损伤,诸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严重时或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以致于耐药现象不断增加,受此影响重症病例和难治病例显著在增多,已经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有相关专家展开研究,认为中医方剂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为此,我院特将麻杏石甘汤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治疗中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下面请看本文的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肺炎支原体患儿9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的年龄在2岁至9岁之间,平均为(5.4±2.3)岁。研究组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27例,患儿的年龄在2岁至10岁之间,平均为(6.2±1.8)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需要常规实施化痰、退热、平喘等治疗,需将阿奇霉素溶于5%的葡萄糖溶液中,每天静脉滴注一次,连续滴注五至七天后停药四天,然后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每天一次,每次10毫克,连续用药三天后停药四天,连续用药三周即可。
        研究组患儿则需要服用麻杏石甘汤方剂加减治疗,方剂主要由炙甘草6g、麻黄9g、杏仁9g以及生石膏18g组成。发热者需加用栀子、黄芪和鱼腥草;咳嗽较为剧烈、痰液增多者可加用桔梗、川贝和瓜蒌皮;热重伤阴者需去掉麻黄和石膏,并加用生地、石斛、麦冬和沙参。将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以水煎服,根据患儿的年龄制定不同的用药方案,一岁至三岁的患儿每日可服药100毫升至150毫升,三岁至六岁的患儿每日可服药150毫升至250毫升,六岁以上的患儿每日可用药250毫升至300毫升,患儿每日分早晚服用一剂即可,需连续服药七天。两组患者均需要在服药一周以后评估治疗效果[2-3]。
1.3观察指标
        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作为评判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包括痊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且胸部X线恢复至正常即可判定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有所减轻,X线结果表示有所好转,可判定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消失,胸部X线无好转迹象则可判定为无效。
        在治疗期间内,护理人员需认真记录每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减轻时间以及肺部病变吸收时间,时间越短说明患儿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需要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采用±s表示,计数单位需采用x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则用n%表示,p<0.05则可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25%,可见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详细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n(%)

        
3.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致病微生物,也是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高的主要病原体,小儿肺炎支原体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病,但以秋季和冬季最为多见,主要发病群体为五岁至十五岁之间的儿童。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但是近年来有多篇调查数据指出,由于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致于耐药现象显著增加,所造成的结果是抗生素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疗效并不显著[4]。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尝试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且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为了证实麻杏石甘汤的治疗效果,特选取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参照组。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隶属于“肺炎喘嗽”和“肺热咳嗽”等范畴内,主要是由于风邪入侵所致,因此治疗时应采用具有辛凉宣肺和清热平喘功效的中药方剂,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有宣肺解表平喘的功效,石膏有倾泻肺热之火的功效,诸多药物联合应用可共奏清肺平喘、辛凉宣泄之功。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采用中药方剂麻杏石甘汤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4.参考文献
[1]仇杨春,梁文旺,李日东.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优势及机制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9,14(03):188-192.
[2]刘玉红,孙艳丽.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9,000(005):136.
[3]彭新华,尹新玲.麻杏石甘汤治疗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J].家庭医药,2018,000(007):104.
[4]张锡元.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