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中风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夏侯吉萍
[导读] 目的 研究在对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中风护理中通过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应用。
        夏侯吉萍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卫生院 江西省吉安市34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在对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中风护理中通过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应用。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此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8例,均行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将其依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9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与观察组(29例,额外实施优质护理),研究比对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术后中风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更高,术后中风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预防术后中风等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中风;优质护理;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有所增长,是神经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普外科手术是我国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的疗效更加明显[1]。除了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外,术后采取行之有效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有相关资料指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后的护理中,有利于降低术后中风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进而改善预后[2]。在此次实验中,对5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开展对比与探析,现将研究结果阐述总结如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此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8例作为此次观察主体,将其通过双盲随机法分成2组,分别是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观察组中女性13例,男性16例,年龄分布在50-75岁之间,平均值为(63.75±6.37)岁;额外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观察组中女性12例,男性17例,年龄分布在51-76岁之间,平均值为(63.79±6.42)岁,接受一般化护理干预方案。对2组各项临床上数据通过统计学比对后显示,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29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确保环境卫生达标,密切关注病人,充分掌握其具体病情,为病人发放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护理相关资料等。观察组(29例,额外实施优质护理),重要护理内容如下:
        (1)优质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后由于疼痛,心理较为脆弱,容易产生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多安慰、劝导患者,解除心理负担,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2)体位护理:病人完成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后的24h内,需保证卧床休息。每日观察病人的肤色是否健康、体温与脉搏跳动是否正常,为了避免分泌物误吸,方便排痰,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尽量不要移动患者。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家属定期帮助病人翻身,避免压疮。若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等,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药物。
        (3)肢体按摩: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医护人员进行肢体按摩,明确掌握病人的血压、心率等指标,肌肉按摩需选择摩擦与揉捏按摩手法;进行肩部按摩时,医护人员的手法应轻柔、缓慢、有节奏,保持力度合适,不宜过度用力;而拮抗肌群的按摩,医护人员需选择推磨安抚的方式,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
        (4)术后功能锻炼:根据病人的术后康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病人能够自主练习桥式运动与翻身后,进行坐位训练,练习逐渐从健侧坐位转变为患侧坐位,最终自行完成坐立的动作。当病人下床后,医护人员协助其进行床旁站立和行走训练,锻炼需循序渐进,每次20-30min,每日练习2-4次。
        1.3 观察指标
        (1)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60以上表明生活可以自理,40-60表明生活需要帮助,20-40表明生活极度依赖别人,0-20分表明完全失去自理能力。(2)统计病患的术后中风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Barthel指数)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术后中风发生率)用(%)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则认为有研究意义。
2.结果
        2.1  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58例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比较()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有所增长,是神经科常见危重症之一[3]。患者发病后可降低血管顺应性,使得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阻塞血管病诱发脑出血。随着高血压在人群之间的患病比例提升,使得脑出血发病风险提高,危及生命安全。
        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逐渐趋向于微创和有效。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是当前常用术式,其具有不良事件少、手术损伤小、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4]。但此种术式也可增加术后中风等风险,医学界倡导在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后,给予相应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中风,提高手术疗效。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其通过给予患者优质心理护理,帮助其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给予体位护理,方便排痰,避免分泌物误吸,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肢体按摩,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根据术后康复情况制进行坐姿平衡练习、床旁站立和行走训练,避免术后中风发生,促进术后恢复[5]。在此次研究中,相较于一般化护理方式,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通过优质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更高,术后中风发生率更低,有利于降低术后中风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病患好转。
        研究结果表示,优质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预防术后中风等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念金.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救治分析[J]. 中外医疗, 2018, 037(021):25-26,29.
[2]韩冬.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8, 31(05):113-115.
[3]黄雯. 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72(01):39-42.
[4]王海霞.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28(19):107-108.
[5]崔丽.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14):258-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