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莲
泸州市江阳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体检中多数人因为怕脏、怕麻烦,都会放弃便常规检查,其实便常规十分重要,能够查出很多疾病,这也是临床将便常规作为常规项目的重要原因,所以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便常规吧!
一、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便常规的检查项目较多,主要包括:(1)检查粪便形态:通常粪便为水样、粥样稀便时,考虑为伪膜性肠炎、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若是凝乳块便,可能是婴儿乳汁消化不良;若是脓血性便、粘液性便,通常见于大肠炎、结肠癌、痢疾、小肠炎、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若是米汤样便,考虑为副霍乱、霍乱等;若是细条状便,一般为结肠癌所致直肠狭窄;(2)检查粪便潜血:当患者存在伤寒、肝硬化、胃肠道恶性肿瘤、溃疡病时,粪便潜血检查显示阳性;(3)检查粪便胆红素:阻塞性黄疽、溶血性黄疽等均为阳性;(4)检查粪便颜色:上消化道出血者在接受便常规检查时,粪便颜色表现为柏油色;痔出血、结肠癌、痢疾者的粪便表现为红色;婴儿消化不良时粪便表现为绿色;阻塞性黄疽则主要为陶土色;伪膜性肠炎则主要是黄绿色;(5)检查粪便细胞:通常情况下,肠炎、痔疮出血、痢疾、结肠癌等均表现为红细胞增多或出现,而细菌性痢疾、肠炎等表现为白细胞增多;(6)检查粪胆素:临床中肝性黄疽与溶血性黄疽者的粪胆素检查均为阳性;(7)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若是检查结果为阳性,提示可能为伤寒、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等,可结合药物敏感,使用相应的抗菌素。
二、便常规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便常规能够通过检查大便中的脓细胞、寄生虫卵、白细胞、红细胞等的数量,评估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类型,如便常规能够查出肠癌、肝硬化、胆道疾病所致出血、炎症性肠病、溃疡、息肉等疾病。
三、哪些人应当进行便常规检查?
第一,大便短时间过硬、过稀者。不论是短时间内大便过硬还是过稀,均不正常,有可能时伪膜性肠炎、急性胃肠炎或是食物中毒。
第二,如厕困难、大便突然变细者。此种情况有可能是直肠癌,主要是因为直肠癌会使直肠变窄,从而大便较为困难。
第三,经常便潜血者。此种情况除却是痔疮外,也可能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溃疡、肝硬化等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需要加强重视,并及时就诊。
第四,大便带有脓血、粘液者。此时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大小肠炎、结肠癌、痢疾等疾病,需要定期检查。
第五,大便乳状、米汤状者。通常情况下是霍乱,不过也需接受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若是霍乱需要隔离治疗。
四、便常规检查有什么作用?
第一,便隐血检查主要是指存在消化道出血,但是肉眼看不到血色,红细胞被消化分解,显微镜也难以发现出血,此时进行便隐血检查,能够检查隐藏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有助于诊断消化道出血。
第二,当进行红细胞检查时,还有助于及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痢疾、结肠癌、急性血吸虫病。
第三,便常规检查亦能在粪便中查出寄生虫。
第四,白细胞检查有助于发现炎症,一般在正常粪便中基本不见白细胞,当然,也不排除例外情况,如在带粘液的标本中便会偶尔见到白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若是小肠出现炎症,此时虽然存在白细胞,但是数量不多,且通常均匀混于粪便内,有时被消化而难以辨认;若是结肠炎炎症,会观察到成堆的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有时也可见吞有异物的小吞噬细胞。
第五,当粪便中存在大量上皮细胞时,表明肠壁存在炎症,例如溃烂性肠癌、坏死性肠炎等,而在细菌性痢疾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大便中会发现大量吞噬细胞;另外,粪便检查中还可发现脂肪小滴以及肿瘤细胞等。
五、如何留取大便标本?
大便性状、颜色等极易受到疾病、药物、食物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较大改变,在检验期间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造成误诊,所以需要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那么留取大便标本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第一,检查前3天起限制菠菜、动物血、动物内脏、肉等食物摄入,尤其是需要停用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避免发生假阳性;留取大便期间,器皿不能有水,保证清洁干燥,否则容易使大便中细胞成分崩解,出现假阴性。
第二,正确留取标本,若是大便有异常,需取黄豆粒大小的异常部位,若是腹泻稀便,可以适当增加标本留取量;若是肉眼未发现明显异常,需要“多点取材”,即在3个以上部位留取标本;若是急需检查但是排不出大便,可以用棉签、指套经肛门拭取标本。
六、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粪便中切勿混有尿液,主要是因为尿液会破坏某些被检成分,从而导致假阴性。
第二,需要谨遵医嘱停用某些食物或药物,不然也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例如食用羊血、服用中药等均出现粪便隐血阳性。
第三,以塑料纸袋或不吸水的蜡纸袋送检,检查前先在化验室取容器。
第四,大便新鲜,通常应立解立送。
第五,将血便、脓便、黏液样便等不正常的成分进行送检,不要送检外观正常便。
第六,送检时留取蚕豆大小一块即可。
第七,记得贴上日期与姓名。
总之,便常规十分重要,不能轻易漏掉,而且便常规检查很简单,切勿因怕脏、怕麻烦而漏掉身体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