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晏
汉源县中医医院,四川省雅安市625300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小儿疾病的相关治疗一直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儿童的健康与祖国未来的发展紧密相连。众所周知,小儿身体系统及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且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健康观念以及缺乏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小儿的健康不仅关系着儿童自身的成长更是一个家庭幸福之所在。咳嗽,是常见的现象,但即便如此,父母的心还是会随着孩子的咳嗽声一上一下,儿童的健康与否牵动着父母的心绪。虽然可以理解父母爱子心切的心情,但是希望各位父母正确对待,使用正确的护理方式,尤其是咳嗽,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多样,一定要谨慎对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小儿咳嗽的护理诀窍。
西医认为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咳嗽是其他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我们平时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同理,宝宝若是出现咳嗽则是他本身的一种保护性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咳得过于剧烈,影响了饮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因此对于咳嗽,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绝不可一听咳嗽,马上就认为是感冒、肺炎,做出盲目治疗。以下原因会导致小儿咳嗽:

一.普通感冒,当小儿患上了感冒时,病毒或细菌会刺激鼻咽部黏膜从而引起咳嗽,因感冒引起的咳嗽多为一声声刺激性的咳嗽、有喉咙发痒的感觉、没有痰,白天或夜晚都咳嗽,小儿通常还会出现嗜睡、流鼻涕的症状,有时伴随发热,但体温不会超过38度。
二.咽喉炎,在咽喉部炎症的刺激下会引起频繁的咳嗽,因为咽喉炎引起的咳嗽常为“空”、“空”的声音,且嗓子会变哑、常有脓痰但很少能咳出。
三.冷空气刺激,突然的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这种多发于长期待在室内很少进行户外活动的小儿,其特点为刺激性干咳但不伴有呼吸急促等其他症状。这种咳嗽虽然是单纯的物理原因所导致的结果,没有微生物的感染,但若是时间持续太长便会引起病毒或细菌的感染。
四.流感,由于继发性气管、咽部的细菌性感染而引起的刺激性干咳,通常伴有少量的白痰且还会伴有38度以上的高热症状。
五.过敏,因为婴幼儿的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母传抗体也会在出生之后慢慢消失,因此婴幼儿及其容易对花粉、粉尘等物质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过敏性咳嗽。其特点为呼吸急促、剧烈咳嗽且具有反复性和阵发性。
六.气管炎,,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咳嗽,早期的症状表现与感冒类似,前期为轻咳、后期会伴有黄色脓痰。
七.细支气管炎,因病毒侵害细支气管的黏膜导致的刺激性干咳并且伴有呼吸急促还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八.百日咳,百日咳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因为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导致感染引发咳嗽。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随“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且夜间咳嗽会加重。
九.肺炎,当细菌和病毒侵袭肺脏时,会出现很多炎症,当身体出于本能的防御时,便会通过咳嗽把分泌物排到体外,多为刺激性干咳还会伴随着发热、气急、咳痰的症状。
十.返流性食道炎,当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及咽喉部时,会刺激咽喉部以及气管的黏膜,会出现慢性咳嗽的症状在进食后会出现气喘及沙哑性的咳嗽。
十一.肺结核,因为病人的肺部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会导致气道的分泌物增加,会出现反复的咳嗽,患者还通常伴有消瘦、盗汗、咯血、低热的症状。
看到这么多原因都会引起咳嗽,很多人的不禁紧皱眉头,但是不要过于担心,分享一些护理的小诀窍以及常见误区给你们。首先,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父母都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诊断进行治疗,正确的护理对病情的恢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达不到治愈的效果,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循遗嘱接受正规治疗;其次,在婴幼儿咳嗽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护理来缓解咳嗽:1.热水袋敷背止咳法,将热水袋灌满热水,将热水袋用薄毛巾包好,敷在背部尽量靠近肺部,背部热敷法还对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很大的好处;2.水蒸气止咳法,温热潮湿的蒸汽会随着呼吸一同进入肺部,使干燥的呼吸道黏膜变得湿润,从而达到清除肺部粘液缓解咳嗽的目的,但需要注意时间在五分钟左右最为适宜避免时间过长;3.食疗,食物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维持生命它还是非常重要的营养与疗养的来源,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咳嗽食用不同的食物,如风热性咳嗽可多吃川贝县鲜梨茶、冰糖鸭梨。风寒性咳嗽可服用白果糖鸡蛋、姜糖豆腐羹。肺阴虚性咳嗽可多吃百合粥、银耳羹。脾虚性咳嗽可食用薏仁茯苓粥、山药杏仁粥。这三种小诀窍可使小儿不那么痛苦,可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因身体不适而情绪躁动的婴幼儿。最后,说一个最为常见的误区:先止咳后去痰,很多家长听到孩子的咳嗽声都会心里一紧,便立马想先给孩子止咳,但这样的做法却是不正确的,前文多次提到咳嗽是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可通过咳嗽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因此正确顺序应是先去痰再止咳,免得引起适得其反的结果。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太着急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在任何时候,父母都应该沉着冷静的作出正确判断,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