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波
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对于基层疾控机构实验室来讲,主要是实施监督检验、监测检验以及委托检验等多项工作,其中,检验报告质量决定了样品检验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检验报告数据的准确性。而检验报告审核是衡量检验报告质量的基本指标。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我区检验报告审核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目的是为提升基层疾控机构检验报告质量提供相关的改进对策,促使检验报告质量检测工作良好开展。
关键词:基层疾控机构;检验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
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疾控机构实验室属于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可以为上级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以及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控制危害性因素等提供良好的帮助。从中看出,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该项工作具备任务繁琐的特征。当前,大多数疾控机构实验室纷纷通过了资质认定,有的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制定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而采取何种方式将管理体系优势体现出来,如何增强机构检验报告质量依旧是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1、基层疾控机构检验报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的落实
1.1监督检查和委托检验样品信息误差出现率较高
通过相关分析来看,此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录入的样品信息存在误差,产生该种现象的实质性原因是因为监督检验类以及委托检验类样品一般是由监督人员或者是客户专门送往中心接样室,填写样品检验申请,中心接样室接样以后填写相应的样品流转单,然后由中心接样室将样品及流转单交予检验科收样并做样。在这一阶段中,存在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及字迹潦草等不良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样品信息录入误差发生概率。监测检验的样品一般是疾控中心业务科室受到专业培训的采样人员收集并填写采样单,避免了字迹不清楚等因素引起的不良误差。基于此,加强对样品受理人员专业性培训力度,增强责任意识有着极高的意义。当客户填写申请单时对其进行指导,保持书写的公平公正性,避免发生涂改不清晰情况,客户完成填写以后,对于字迹不清晰的情况,必须详细咨询客户,加以记录。录入信息期间还必须明确注重谐音和同音等方面的录入。若有条件应在单位网站中将样品检验申请单内的电子版公布给社会公众,积极鼓励条件良好的客户从网上下载或者是电脑进行输入、打印。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熟练掌握各项用语,降低样品信息发生差错的概率。
1.2监督检验和监测检验原始记录差错概率远远高于委托检验类
此种现象表现为原始记录中有着多检以及漏检项目,经过研究表明,对大批量同类样品进行检验期间,原始记录出现差错概率远远高于少量个别样品检验,比如,监督检验期间政府指令性监督计划和大客户样品定期检验,同类样品检验项目差不多一样,不过还存在着少数检验项目特殊或者是不需要检验某个项目的现象,实验室人员实施检验工作期间,没有全面校对样品检验项目之间的差别,而是依照一套检验项目对原始记录进行模式化填写。再加上样品数目非常多,信息化技术又没跟上,检验工作难度高,没有依照基本要求对原始记录加以审核,最终致使检测人和(或)审核人都没有检查出误差的情况。基于此,实验室人员进行大批量同类样品检验期间,需要全面检验所检验样品检测项目之间的差别,做好相关的备注。实验期间遵循规范性要求填写原始记录,以免实验期间发生原始记录缺失以及事后批量补填情况。
1.3检验报告编制期间没有及时发现检验标准选用差错情况
检验标准在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稳定性,大部分检验标准延用时间比较长,一般很长期限内不会发生变更。即使变更,相应业务科室的上级机构也会及时提醒,所以出现检验标准选用差错的几率比较小。
但因检验报告基本都采用相对固定的模板,有的一份报告中涉及多种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检验标准,因此同一份报告中会有多中检验标准出现,编制报告人员会因为经验原因忽视原始记录上标准的变更,从而导致检验报告上少许标准选用错误。所以定期对标准的查新工作应行成制度,不仅要由专人负责,全面掌握标准变更以及新标准实行,而且要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从而增强标准使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4监督检验报告数据录入误差率高
首先,报告数据录入方面存在着误差,因为对大批量同类样品进行检验期间,检验项目差不多相同,在对比原始记录输入计算机报告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发生误差,或者是相关人员掌握的知识点不全面,一昧的将错误信息录入计算机报告管理系统内,使得检验报告输出发生不良误差。基于此,当检验报告制作人对检验报告进行录入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批量同类产品的检验原始记录中有不同项的做好相关备注,便于结果录入期间得到提示,尽量派遣专业性且经验丰富的人员检验数据,禁止让非专业性人员录入实际结果,并派遣专业性人员加以监督,确保正确解答录入期间的专业性问题,保持数据准确性。
1.5报告编制出现误差
报告编制发生误差的现象多表现为检验报告不完善等。此种情况一般表现为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实验室对相同样品进行检验期间,比如同一批样品既需进行理化检验也需进行微生物检验,最后编制报告时仅仅装订了微生物检验报告,而缺少理化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不具备完整性是因为检验报告编制人员没有对检验申请进行全面核查,误以为申请的检验报告已经完成。所以合成检验报告编制期间需要和检验申请记录全面校对,审核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经完成,同时不同类型的检验报告应用相应合理的格式。
2、提高基层疾控机构检验报告质量
2.1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检测质量
大多数疾控机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一般是以一年一次集中审核方式为主,因此,平时的监督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其是提升检验工作质量的关键。在工作开展期间,质量监督员需要全面对自身职责进行履行,全面探究存在的相关问题,重点监督主要流程、检验任务以及操作环节等方面,对新进初始能力人员实施监督,对持续能力人员实施监控。质量管理部门认真检查监督结果,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促使检验质量得到提高。
2.2提高质量水平
能力验证是提升实验室检测水平的关键,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是控制实验室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判断实验室质量有效性的最佳方式。对于能力验证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制定出完善的改正对策,在全面验证的基础上评价实验室是否具备担当检验工作的能力,合理判断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术水平。
2.3提升信息化技术
目前我们大多基层疾控机构在检验申请、样品流转、检验登记等环节均采用手工作业,操作环节繁琐,难免有所疏漏。若能提升信息化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检验报告计算机管理系统,输入样品基本信息及检验项目,通过单位内部计算机信息交互实现无纸传输,这样不仅能提高样品流转和检测效率,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3、结语:
对于基层疾控机构来讲,需要加强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控制力度,管理层全面重视,给予检验报告质量管理工作大力支持,切实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以及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控制危害性因素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基层疾控机构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少华,黄凤珍.疾控检验报告软件流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要求[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3):137-138.?
[1]罗朝礼. 基层疾控机构理化实验室期间核查方法与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5):292-293.
[2]玉洁. 基层疾控机构慢性病监测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 慢性病学杂志,2016,17(04):362-364.
[3]教科文卫委课题组,桑振修,周明举,王致浩. 关于四川省疾控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J]. 民主法制建设,2020(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