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改善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期   作者:王勇 赵红彦 张彧
[导读] 研究并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改善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前瞻
        王勇  赵红彦  张彧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改善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前瞻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4例符合研究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情况。结果:从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对本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以腹胀、腹痛、胸骨后灼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作为评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上述症状,观察组中无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其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无显著差异,这一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对照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能够保留人体胃的正常生理、解剖功能,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应用在改善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中[1]。为了探讨具体的疗效,现对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资料作出回顾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4例符合研究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23例,年龄为19~76岁,平均年龄(40.34±6.92)岁,均经过组织活检确诊,在术前ASA评分上,为I~III级,对于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将64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均为3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活检结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②有上腹手术史;③有胃手术史;④合并严重精神疾病;⑤近半年内有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或者不稳定性心绞痛者。
1.2手术方式
        对于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体位,应用淋巴结清扫方式明确患者情况。针对对照组,在幽门管远端2cm位置,将十二指肠离断,在病灶近端2cm位置,将胃离断,应用管型吻合器进行吻合。对于观察组,在手术前,应用定位金属架明确病灶情况,在距离幽门远端的3到5cm位置,将胃离断,确保切缘与病灶远端位置在2cm以上,采用手工端进行吻合。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专业化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PSS21.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1例胃瘫、1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对照组中2例胃瘫、1例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两组各项数据指标对比详见表1:
        对本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以腹胀、腹痛、胸骨后灼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作为评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上述症状,观察组中无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各项数据指标对比               


3 讨论
        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需要保护胃窦血供、幽门与支配神经,对于手术技巧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一手术方式的可推广性和安全性还存在争议[2],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能够保留正常的幽门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不会改变正常的胃贮存、排空过程,可以降低传统胃切除术引发的一系列远期并发症,包括营养吸收障碍、反流性胃炎以及倾倒综合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体液、神经、胃肠蠕动失调、内分泌以及胃肠道手术因素诱发的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胆酸、胰酶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对胃黏膜产生破坏,属于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反流液会长期刺激患者胃部,导致胃黏膜腺体发生萎缩甚至诱发癌变[4]。采用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本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以腹胀、腹痛、胸骨后灼痛、恶心、嗳气、食欲不振作为评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上述症状,观察组中无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早期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其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无显著差异,这一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7,(11).670-687.
[2]衡南桦.无痛胃镜在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探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7).106-108.
[3]胡祥,曹亮,于艺,等.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2).907-909.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保留幽门胃切除手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5).412-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