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丹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疾控中心 陕西省延安市716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模式的要求不断提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药学类专业主干课程药剂学教学为例,分别从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专业课的融入点、教学方法、载体途径及预期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药剂学;高校教育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前行、相得益彰。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后,课程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整理课程思政素材,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入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经验分享如下。
1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一门综合应用性科学。从纵向看,药剂学是一门传承悠久的学科,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其均伴随着医学的起步而诞生,并且在工业革命之前几乎涉及药学的所有分支,涉及大量的科学故事和历史人物。从横向看,药剂学是生物、化学、医学、人文等多个学科的枢纽,知识点繁多,既涉及药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和拓展,也与药品的研发、法规和使用紧密相关。从实践层面看,药剂学知识在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执法管理等各个环节均有运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校单独开设的思政课程普遍具有涉及知识面较窄,难以结合社会热点案例、行业案例、身边案例开展教学的局限性。尽管思政教师用心备课用心讲解,学生上课出勤率和考试成绩也不错,但由于此课程教条化和枯燥的特点往往导致学生兴趣不足,以背应考,考过即忘的状况为常态。这种形式化的教学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的逃避。因此,传统思政教育难以在学生“三观”中留下深刻印象,更无法有效塑造和改变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背离课程设计初衷。
药剂学既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医药市场营销、医药贸易等交叉专业的必选课。药剂学知识体系中的“一纵一横”两个方面使得其中蕴含大量思政教育的融合点。此外,药剂学基于现有知识拓展创新的特点,还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药剂学授课过程中涉及大量法规、正反面案例、职业道德操守等内容,是“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依托药剂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既易于发掘丰富的思政结合点和职业素养塑造点,以提升学生对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覆盖较多专业人群,以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并获得多层面反馈。
2药剂学课程思政开展的途径
2.1思政教育在理论教学中的开展
理论课上,我们用几分钟时间采用视频、图片、动画、微课等形式,设置课程思政环节,结合课程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职业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引导。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由教师提出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比如,以影片《我不是药神》介绍分析我国当前新药开发的状况,仿制药研究水平与印度的差距,激发学生对新药开发的兴趣,为我国生物医药的做大做强而努力。
介绍疫苗时,将学生分组,以分工协作、合作探究的方式针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问题疫苗、长生疫苗事件进行讨论,最后每组得出自己的相关结论。通过分小组讨论,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拓宽学生视野。
2.2教学方法多样性,课堂形式多样化
积极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互动管理平台软件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比如通过药品生产、研发、不良反应报道的相关视频播放,让学生先感性观察,再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进而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把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迁移到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敏感性。
2.3药剂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如何有效充分地挖掘药剂学教学中的思政融合点并合理应用是课程思政能否较好落实的基础。药剂学课程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德育元素,这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教师可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结合平时授课中学生容易产生共鸣的兴趣点,再结合行业素养培养需求,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之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药剂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采用三步走策略寻找思政融合点:一是教师从现有教材中梳理出显著的思政教育知识点;二是学校可组织教师开展头脑风暴,从教学资料案例中挖掘思政结合点并统一编排讲解方式;三是组织教师走出象牙塔,向药学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一线实践者取经问道。教师团队根据以上要求,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内容、历史故事、现实案例、行业经验等,从正反两方面挖掘药剂学课程中的思政融合点和职业道德和素养塑造点,典型案例见表1

表1药剂学教材中思政教育融合点和职业素养塑造点
2.4思政教育在课堂外的开展
思政教育在课堂上是首要的,受众面也是最广的。但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理应延伸到课堂之外。学生经常用QQ或者微信和老师联系,也会关注老师发布的微信朋友圈和QQ动态。课余时间,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发布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也可以转发一些行业的动态或者最新的研究进展,提醒学生把学习目标放到更高的层次,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激情和主人翁意识。
另外,要加强与实习生的沟通,交流其岗位工作以及工作职责,并积极进行引导。做到在实习岗位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灵活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尤其是在顶岗实习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待各项工作,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我们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让思政工作在课堂内外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结语
药剂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社会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其思想政治资源丰富,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显而易见。充分利用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药剂学课程每个章节的思政元素,并协同思政教师和行业专家建设课程思政精品项目,录制课程思政微课,整合教学资源并编写课程思政教材等,充分展现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以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23-32.
[3]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2):98-104.
[4]卜红兵,魏茜茜.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可持续性路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