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及满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期   作者:于慧
[导读] 分析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及满意改善效果。
        于慧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及满意改善效果。方法:抽选于本院住院治疗糖尿病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时间段内实施研究。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治疗依从度及糖尿病控制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实施前1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PBG为(6.85±1.37)mmol/L、HbAlc为(6.13±0.75)%,均低于护理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疾病知识评分如下:疾病发病(32.54±3.05)分、疾病治疗(33.08±3.11)分、疾病预后(32.75±3.12)分,治疗依从度为98.33%,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在辅助治疗积极控糖同时,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意识,具备临床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满意度影响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受疾病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如心脑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实质性病变等,均可增加患者临床病危风险性。现阶段对于糖尿病治疗主要以药物降糖、控糖为主,效果显著,但仅通过药物进行疾病治疗控制,患者不进行自主预防干预,则可在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持续性、有效性,故通过护理实施加强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重要意义[1]。因此,为分析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及满意改善效果,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抽选于本院住院治疗糖尿病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时间段内实施研究。对照组,男/女,32/28,年龄区间54~83岁,平均(68.52±3.59)岁,病程(3.28±1.22)年,初治/复治,19/41例;观察组,男/女,31/29,年龄区间55~83岁,平均(69.08±3.62)岁,病程(3.29±1.27)年,初治/复治,20/40例。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血清实验室检验所得血糖量化指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症者;护理配合度极差者。
2方法  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即在入院后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就患者治疗予以临床指导及健康指导。  观察组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1)入院首日:需就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对其糖尿病进展阶段及预后风险性进行详细介绍,引起患者重视意识,积极接受治疗。(2)入院2~4日:需在该阶段内对临床治疗方式、治疗目的及用药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并指导患者每日定期服药或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帮助患者养成自主用药习惯。(3)入院5~7日:需在该时间段内收集患者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及基础病资料,依据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实施个体化健康干预,帮助其提升自身基础健康质量,维持药物疗效[2-3]。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治疗依从度及糖尿病控制效果差异。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统计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结果为P<0.05时,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两组护理实施前1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PBG为(6.85±1.37)mmol/L、HbAlc为(6.13±0.75)%,均低于护理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x±s)


2疾病知识评分、治疗依从度对比  观察组经护理后疾病知识评分如下:疾病发病(32.54±3.05)分、疾病治疗(33.08±3.11)分、疾病预后(32.75±3.12)分,治疗依从度为98.33%,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护理实施前1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PBG、HbAlc均低于护理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疾病知识评分(疾病发病、疾病治疗、疾病预后)、治疗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可在患者院内治疗期间不同阶段内阶段性健康教育,使其正确看待疾病影响及治疗意义,以配合治疗实施,提升病情进展控制有效率。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在辅助治疗积极控糖同时,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意识,具备临床推广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繁.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232-233.
[2]张燕,王敏.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4):175-177.
[3]李琼.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