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过程中超滤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王保顺
[导读] 摘要:随着超滤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善,使得其可以为化工工艺操作及应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节能的技术支持,为化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常州新东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随着超滤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善,使得其可以为化工工艺操作及应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节能的技术支持,为化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就化工工艺过程中超滤技术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化工工艺;超滤技术;应用;
        超滤技术以其操作便利、流程短且分离效果显著等优势吸引着大量技术人员的注意力,并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操作当中。为研发成果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油雾因其自身的物质特性;导致其较多情况下会与生产设备表面紧密相连,在后续设备应用于化学产品的生产时出现触媒失效问题,生产效率与质量均会出现显著下降,对化工工艺过程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超滤技术的实施与应用,可将化工工艺操作过程中的气态微小颗粒与油雾做好全面化分离操作,从根本上推动了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一、超滤技术的特点
        超滤技术主要就是通过微孔管理对微孔当中的溶质有效的过滤到膜的另一侧,以此对溶液当中溶质进行过滤。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超滤技术自身的化学性较好,其酸碱性比较稳定;第二,有着很好的耐高温性,在150℃时也可以稳定运行,因此可以起到杀菌以及消毒的作用,同时,超滤技术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酸碱度就需要保持均衡,若是酸碱度比较高,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第三,超滤技术对于精度要求也很高,其可以将胶体当中很多有害物质和细菌进行清除,因此,在化工工艺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二、化工工艺过程中的超滤技术应用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超滤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善,使得其可以为化工工艺操作及应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节能的技术支持,为化工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超滤技术在化工合成氨工艺中的应用
        在众多化工合成工艺流程中,合成氨工艺与国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性的联系,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化工合成氨工艺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而将超滤技术应用于油气分离中,可将空气中所含有的油雾、尘埃以及水蒸汽等杂质全面剔出,对最终的合成解媒给予全面化保护。在这一过程中,显著降低了工艺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量,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除此之外,还可在气体分离气管中安装高效过滤器以达到提高分离效果与速度的目的,以此替换传统的冷交换器分离法,并对塔触媒表层提供全面化的保护,保证化工工艺实施的安全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的气态微波颗粒分离技术,超滤技术还体现出了其高运行效率、可满足长时间应用需求等问题,从根本上做好了对氨合成工艺的分离操作,这对于化工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超滤技术在循环机后油分离器中的应用
        在化工工艺过程中,将超滤技术与循环机结合起来,借助这一技术完成油分离操作主要是为了将气体中所存在的油雾以及其他杂质全面分离,然后保证合成媒应用的效果,并降低这一化工工艺操作期间对于能源的消耗,并减少废物排放量。在化工循环机的实际工艺操作期间,若想提高其技术的应用效率,就需要充分发挥超滤技术的作用,对传统往复式循环机进行改造创新,推动循环机内所排放的油水总量持续增加,进而实现对合成触媒使用寿命的延长。目前,将超滤技术应用于循环机后油分离当中这一操作,已经在化工工艺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3.超滤技术在氨分离改造中的应用
        将超滤技术应用于化工工艺氨分离改造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对气体中的氨进行分离,降低操作期间的能源消耗量,从根本上实现化工操作的经济性。在此过程中,化工企业利用超滤技术进行传统氨分离技术的改造,在降低合成塔内进口氨含量的同时,全面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操作目的。并且在应用超滤技术之后,生产效率呈现出明显的提升。


        4.超滤技术在过滤器改造中的应用
        在改造后的过滤器当中应用超滤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化工工艺操作的有效性,并在可控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变换气期间油水杂质共存对过滤器产生的影响,进而实现对变换触媒的保护作用。例如,某家化肥厂在进行日常的工艺操作时,因传统的过滤器无法实现对油水杂质的全面化分离,因此将超滤技术应用于过滤器改造中,利用二级超滤过滤器完成对油水排放工艺的改造及优化,并达到对变换触媒的保护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将二级超滤器替换传统的过滤器,增大了变换气期间油水杂质的排放量,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触媒应用时间,使得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得到了明显增长。
        5.超滤技术在精制药物中的应用
        超滤技术应用于化工工艺操作中,对于热源的去除有着显著的作用。技术人员在进行研发实验操作时只需根据所要过滤的内容进行过滤膜孔径的选择,便可实现对热源的分离与去除,满足实际工艺需求。在化工企业中,传统的热源去除多是依赖于活性炭去除法,不仅效果不佳,还会造成过多的能源浪费。所以利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替换,在满足热源去除标准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消耗,经济效益显著。而将超滤技术应用于精制药物分子制造及生产中,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小分子药物提纯的操作需求,并做好提升精制大分子药物生产制造目的,从根本上减少所存在的热源对大分子药物可能造成的分解影响。
        6.超滤技术在合成尿素中的应用
        将超滤技术应用于化工尿素合成工艺当中,是希望借助超滤技术对二氧化碳中的油污进行分离,以此来提高合成尿素的质量与完成效率。同时降低工艺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能源消耗。在此过程中,将超滤技术应用于二氧化碳压缩机中,把油污杂质分离出来,使得二氧化碳压缩机在短时间内完成传热操作,并降低产品生产工艺期间的能耗,提高产品整体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产品质量的提升对于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贡献了重大推动力。
        7.超滤技术在合成硝酸中的应用
        将超滤技术应用于合成硝酸的杂质分离工艺中,对于超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超滤技术应用于硝酸与硝铵合成操作中,主要是将液态氨中所存在的油污杂质进行剔除,以此实现对触媒铂网的保护,延长构件使用年限,使得整个工艺实际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更高,降低后期维护管理难度,提高工艺生产效益。
        8.超滤技术在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超滤膜在物质分离工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调性,这也是超滤技术能够应用于水处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将超滤技术应用于水处理工艺时,技术人员需加强对超滤膜孔径的选择与控制,以此来将水体中存在的大分子杂质进行分离,其中,所涉及到的重金属、细菌与病原体等大分子杂质均为分离的重点内容,进而实现对水处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超滤技术应用于化工工艺操作过程中,可有效提高化工工艺效率以及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且降低化工工艺操作期间能源的消耗以及气体、污染杂质的排放量,一定意义上对于我国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与有关部门开始大力推动超滤技术在化工工艺过程中的使用,这对于我国化工工艺发展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大兰,高明德,姚德祥.基于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风险管控的探讨与实践[J].化工管理,2019(36):185-186.
        [2]李捷,王明明,张静远,等.环境因素对火、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21):148-153.
        [3]王晓东,朱文化,张健.加强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252-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