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渗水问题进行防范,即完善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地铁施工工艺进行完善,提高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地下车站的运行安全,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但由于施工工艺不够完善等原因,使得地下车站施工出现渗水等安全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地铁的运行安全。本文对造成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施工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地下车站的施工渗水问题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城市地铁建设中地下车站渗水原因分析
1.支撑端头渗漏
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支撑端头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也是防水工程中需要重视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根据技术规范保证浇筑的质量,防止混凝土与止水钢板间的粘合不紧密。在支撑端头施工前,需要先做好注浆引水管的准备工作,并利用支撑头做好支撑,在施工中新旧水泥的交接位置,必须要利用密封胶粘贴止水条,并做好轴力频率的监督工作,防止在施工中由于轴力加大影响工程质量。此外,为了防止低温空气在混凝土裂缝中流入,造成建筑体损伤,需要采用顶板填充裂缝位置,或者也可以利用聚疏密封膏在裂缝中密封,能够提升地铁车站的防水性。
2.诱导缝及施工缝渗漏
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诱导缝、施工缝等都是地铁施工中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而这些位置的渗漏主要是由于止水钢板以及止水带等材料的质量差,或者在防水施工中位置不对,不够结实等。此外还与混凝土结构松散,止水带不牢固等有关,造成结构裂缝,进而发生渗漏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微晶水泥浆料对裂缝涂抹,并针对裂隙做好闭合处理,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结合的严密性,最后还需要再次进行加固,并对空隙中的孔洞进行清除。
3.夹缝渗水
针对地铁站夹缝渗水的问题必须要先对夹缝的位置进行确定,同时清理好夹缝周围的混凝土和泥浆。可以在夹缝的位置加装两个橡皮管,其中一个进行压浆操作,另一个用来进行出浆,通过在空隙压浆管中对双管水泥浆液的注入做好填筑工作,
二、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1.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
自防水方式的一大优势就会可将混凝土收缩性增强,借以让防渗和抗裂的目的成功实现。施工技术要求抗渗等级达到S8,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种粗细骨料和拌合物,切实保证其质量和计量,严格按照结构尺寸让防水结构厚度与设计要求相符。为了让防渗能力进一步增强,可把有机纤维适当加入到混凝土中,以让混凝土具备更强的韧性。同时,施工过程中,还应将混凝土质量纳入考虑范围到,并注意搅拌站和施工地距离的合理性,充分考虑施工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这些均会影响到凝结时间。大多数时候,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均为2周。
2.围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围护防水这一环节也非常重要,其中的每一道工序均将影响到地铁车站整体防水性。如果无法对垂直度予以有效控制,则就会让围护桩在结构线以外,进而在进行凿除处理时有护理不平整的现象出现,导致出现大范围渗水。一般地铁车站防水抗渗性能需要达到S8,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予以使用,迎土面主筋保护层厚度与背土面主筋保护层厚度分别需达到70mm和80mm,同时还应使用结晶性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层的制作,并把其用于水泥基渗透之处。
3.变形缝的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轨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变形缝在宽度方面一般为20mm。和变形缝自身柔性水层相比之下,除了需结合有关要求进行铺设之外,还需要运用二次防线开展防水处理。此过程之中,需在变形缝外部设置背贴式止水带,旨在勇敢其存在的咬合度实现止水,同时在背贴式水带两边齿条内侧实施注浆管固定,如初一来便能够让浆液在注浆管之中均匀的进行,进而达到真空密封的作用。同时,需增强对引出距离的关注,保证长度在6-8m内。就变形缝而言,一般需要设置钢边或膨胀止水带,对边墙和侧墙变形缝予以处理时,应保证基面的清洁度,并立足于此进行洒水养护,这样做就能够在变形缝中顺利铺设一定规格的聚合物,进而将其柔性防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对变形缝止水带进行设置时,应保证浇筑的均匀性。其次,在侧墙和顶板之中,对预留凹槽做出科学设置,并将镀锌钢板水盒安装于凹槽之中,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渗漏发生后能够向相应的沟槽排出渗水。对于填充在变形缝中的相关土工材料,需结合有关施工标准来进行实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后,可以和设计要求相符,并在设计规定的过程中将防水处理做好。
4.后浇带与穿墙管件防水施工技术
针对后浇带位置的防水处理,可对镀锌钢板止水带予以使用,其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效果。具体做法是:在两侧接缝处安装镀锌钢板,接着将平行钢板止水带埋设在背水面合适地方,进而使防水目标成功实现。布置注浆,间距控制在8一13m左右,之后再多次进行关注,这样做可使防水效果进一步增强,最后清理接缝处的凿毛,将界面剂抹在上面。针对穿墙管件做防水处理时,可将遇水膨胀止水带的作用发挥出来。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此方可密封处理板面。
三、地铁站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对策
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把住质量检验关
1.1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在防水工程材料的选购期间,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混凝土和防水材料,需要防水工程原材料供应商开展业绩验证、经验验证、生产经营资质验证,对商品混凝土以及防水工程使用的每种材料,进行货比三家后择优选购。
1.2对防水工程材料的检测
在对地铁站开展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对施工期间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入场的商品混凝土或防水材料必须定级,同时必须进行试验室的抽样测试,对其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相容性等性能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在材料试用期间,监理单位需要再次对材料进行二次采样复试。针对不合格的材料,杜绝入场。
2.严格开展施工质量管理
2.1加强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进行防水施工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对工序进行严格的管理,对特殊部位加强施工控制,确保可以开展认真的自检、交接检验以及互检,严格遵循施工工序、检查制度,保证防水工程质量。
2.2加强施工监督
监理单位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内的施工监督力度,在开展防水工程关键部位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旁站、监督,对施工过程、成品保护的逐项检查,并对隐蔽工程桩做好验收记录、检查记录、分项检查记录,要求每道工序必须经过隐蔽检查,签署认可之后,才能开展后续施工。
2.3材料厂商全程跟踪
要求材料厂商在开展地铁站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在现场进行材料的使用跟踪,并且有义务对施工人员培训材料使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技术指导。
2.4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加强水泥凝土施工的技术交底,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遵循施工规范开展混凝土捣振,杜绝出现过振、漏振、不密实现象,浇筑期间严谨填塞杂物,不得带水开展混凝土施工,严禁在浇灌混凝土中加水。
2.5加强人员管理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每次开工前开展质量意识重申,开展奖惩机制,一旦发生违规操作,立即严厉制止并进行处罚。
2.5加强“三缝”清理
对“三缝”开展二次浇筑前,必须对其按照规范开展严格的凿毛、杂物清理作业,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做好隐蔽验收。
结语
总之,地铁车站渗漏问题是一个涉及到防水结构的设计形式,防水材料的类型、质量,施工技术,配套材料及施工机具的性能,以及地质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多专业、多学科的系统性问题。因此,地铁车站的防水从设计起就应引起重视,并注重研究开发防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已出现的渗漏水问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李科.地铁区间隧道车站防水施工控制技术[J].工业建筑,2014,S1:1221-1225
[2]高强.逆作法地铁车站防水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4:184+187[3]胡勇红.地铁渗漏与防水设计、施工的关系[J].中国建筑防水.2013(1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