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旭
身份证号码:3507221984033005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建设项目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建设项目也引发了许多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而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面对如此严峻的行业状况,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安全质量要求,从参与人员、施工工序、施工风险控制等各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积极全面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现场施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脱贫攻坚的更进一步,城市化的脚步也在越来越快,建筑物的规范化也逐步提高。于是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成了社会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将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讨论。
1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安全问题
1.1 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培训机制还不完善,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人员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方面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对危险行为视而不见,增加施工安全隐患。安全教育在建筑施工现场尤其的欠缺,因为施工人员基本来自于基层农民工,他们都缺乏实质性的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意识和事故处理能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的投入,忽视安全三级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直接安排农民工从事施工活动,最后则造成更大的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
1.2 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教育普及度低
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经济效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安全问题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一些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对安全事故心存侥幸,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种安全意识淡漠的心态很容易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从基层员工角度来分析,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从业者,近八成为民工,流动性高,自身专业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一些建筑项目为了节约工程运行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将岗前系统培训直接忽略,使得部分新员工在对基本安全规范还未熟知的情况下,直接上岗操作,自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3 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隐患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多为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综合素质较低。他们大多是在多年的建设工作中积累经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此外,建筑施工单位也忽略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并不到位,离国家相关建筑施工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就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在具体的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施工现场出现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材料摆放不符合施工堆放平面图要求、无标识;建筑材料材质不合格、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规范等要求。此外,拆除作业粗略,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开展大面积的拆除作业时容易引发事故导致群死群伤。上述这些,都是因为施工安全技术不过关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威胁到建筑工程施工、拆除工作的顺利完成。
1.4 建筑管理人员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
调查数据显示,管理者多为未受过教育的农民工。此外,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很少,导致安全意识普遍缺乏。甚至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也不了解。有很多这样的人时,就会发生很多事故。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2.1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乃至国家都要对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定期派相关人员开展讲座,或者是发动企业内人员演讲。一定要规范讲座和演讲内容,让活动办的有深度、有广度,起到最大的效益。组织安全考核,涉及安全防护用具基本知识,面对危险因素的急救方法,以及针对安全意识仍不强烈的员工的应对措施等,其中考核分数计入个人业绩。
建筑工程企业还能够在考核员工中选拔出得高分的人,让他们担任小组长,专门进行安全宣教活动,这样还能省去一笔请专业人士的资金。相信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能够极大地激励人们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从根本上强化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
2.2 加强防护和投资力度
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加强防护的根本与前提。然而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发生的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投入资金不够,他们对于工程建筑投入较多,忽视了对安全建设的投入,所以会导致防护用品的缺失,或是使用劣质防护品。因此,为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护,建筑工程企业要完善资金分配制度,做到有专门支持安全管理的专项资金,用来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购买高质量防护用具、制作明显的危险标识、招聘专门安全管理人员、聘请专业培训人员等,同时还要保障投入建筑材料的资金足够。
2.3 提高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可以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将安全问题责任到专人,提高安全问题的针对性。并且采取奖惩措施,对于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一次犯错提醒,二次犯错警告,三次犯错就采取严厉惩罚措施;对于那些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得很好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予其升职、加薪、发放奖品和给予名誉等奖励,提高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要更加严格,严格禁止无证上岗人员。此外,建筑工程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检修小组,每天对施工场地,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如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或者场地,需要及时上报,根据上级指示及时更换和维修。
2.4 尽量避免危险因素
一定程度上避免危险因素可以适当减轻安全管理工作的负担,所以对于我危险因素,企业要尽量避免。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一定要避免,如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增加体恤锻炼,或者是积极组织室外活动,如打篮球等措施来增强体质;无法避免的因素要有完备的应急措施,如天气条件,企业要给室外施工人员配备雨衣,还有防滑用具,以减少雨天影响。
2.5 强化施工人员自身专业安全素养
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只有具有专业安全素养的施工人员才能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应重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就需要严格地开展岗前培训,注重对安全施工、安全意识、职业道德等层面的培养,并开展科学合理的安全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才能够投入到施工当中。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业务安全培训,针对不用施工环节的员工开展区别化的培训,将各个施工环节的危险源向施工人员进行宣传,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清晰认识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所在。将突发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向广大施工人员们进行培训,让出现危险的瞬间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开展建筑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安全隐患应该及时上报并停止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6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优秀的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管理机构,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安全施工生产的重要手段。制定安全施工目标,对该工程从进场到竣工的安全事故伤亡数的进行控制,通过对施工企业管理层从上到下确定宗旨,让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施工监理单位,安检机构作为责任主体,应当认真检查建设单位在合同工期、安全经费、施工现场的机械、台班,让企业管理人员和监理单位重视监督检查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安全施工的有效进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以上几点看来当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建筑工程企业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志红.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20(11):106-107.
[2]王国辉.PC建筑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20(11):150+152.
[3]夏端林.BIM技术在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1):174-175.
[4]沈金平.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20(11):176-177.
[5]陈铮.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20(1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