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月31期   作者:李坤
[导读] 在城市运行中市政道路是保证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从当前的市政道路建设中能够看出,其材质大多为沥青混凝土,这种类型的市政道路质量较好,还能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在保证城市交通顺畅的同时,帮助城市稳定发展。
        李坤
        511324198410150090
        摘要:在城市运行中市政道路是保证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从当前的市政道路建设中能够看出,其材质大多为沥青混凝土,这种类型的市政道路质量较好,还能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在保证城市交通顺畅的同时,帮助城市稳定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管理
引言
        普通混凝土路面不仅容易出现破损、开裂、道路结构受损等问题,而且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安全出行的需求,应注重铺设沥青混凝土市政公路。实践证明,将沥青和混凝土进行有效结合,可以防止道路受损,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不仅如此,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具有平整、牢固、施工成本低、车辆通行噪声小、污染问题少等优点。
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特点
        沥青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能够很好地保护道路路基。沥青混凝土主要材料是沥青,将其与砂料等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将其混合料均匀摊铺在道路上,然后,利用相应设备碾压,整个过程时间较快,施工效率高,能很好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沥青混凝土属于柔性路面,能够给人很好的行车体验,而且,沥青自身的摩擦力较大,能更好地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养护过程中,其养护方法较方便,针对各类道路病害问题都有相应方案,能很好地处理路面灾害,达到理想的道路维护效果。利用沥青混凝土道路能够保护两侧的路基,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减少地表水对道路的影响,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路基防水效果,延长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
2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技术特点
        2.1施工温度技术
        在建设市政公路的过程中,良好地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的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施工项目相比,其温度至少要高10℃左右,因此为保证市政公路的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应按照厂家要求对沥青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尽管如此,沥青的温度并非越高效果越好,过高的温度容易改变其自身属性。通常来说,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只要高于其他施工项目20~100℃即可。
        2.2沥青混凝土的压实
        完成摊铺后需进行压实处理,使沥青混合料更加稳定。在碾压过程中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压实内容各不相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机械。初压环节可利用双钢轮式碾压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步碾压。在碾压过程中温度和速度都应加以控制,以便更好地达到相应的压实目标。在初压过程中还可选择能够进行振捣的碾压机,在碾压过程中对路面进行振捣,取得理想的碾压效果。在完成碾压工作后,应及时撤离沥青混凝土路面,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导致路面变形。复压和终压环节可利用轮式碾压机完成,碾压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附着在机械上。
        2.3接缝施工技术
        首先,在对横缝进行碾压时,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掌握,并开动压路机进行骑缝碾压,为此可采取两种途径,一是顺着横缝进行碾压(即顺向碾压),二是斜向碾压,其方向与横缝之间的夹角为45°。顺向碾压时,压路机需要在新铺层面15厘米位置处进行往返碾压2次,之后再逐渐向新铺面层进行过度,每次的距离控制在15~20厘米,直到轮迹的三分之二都进入到新铺面层,此时可以改为纵向碾压。而当碾压机的一半进入到新铺面层之后,则需要开始后退。


        2.4摊铺路面、紧密压实
        在摊铺混合好的沥青混凝土材料时,操作人员需要做到整齐摊铺路面、紧密压实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路面在沥青混凝土材料固定之后才能达到平整光滑,抗压力极强,不易积水、透水的特点。在使用摊铺机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速度与节奏和路面的干净程度,防止因为摊铺机经常停顿导致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保护摊铺机的作用。在压实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具有极强的耐心,目前国内的压路机范围都不是很大,宽度过大的压路机压路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并不适用于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路工作。
3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管理
        3.1施工过程中质量与进度把控
        对于黄石工艺美术城片区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的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来说,质量控制都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防止、避免各种对施工质量可能造成危害的不利因素,提升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的质量。对于进度把控来说,市政道路工程一般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确定了施工的起止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把控,制定好合理地施工计划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政工程如期竣工。同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诸如天气情况、人员配备、设备故障、材料配备等)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2做好路面接缝作业
        当施工人员结束上述工作,在沥青路面基本成型之后,路面两侧位置、路面与路沿、路面与井沿之间往往会存在大量的缝隙,需要及时开展接缝作业。这些缝隙主要以纵向与横向为主,需要实施各自不同的接缝方法。一方面,在对横向缝开展接缝作业时,应当事先涂刷粘层油,将纵向木板安置在相应的横向缝区域,按照与车道相垂直的方向实施接缝处理,在此期间应当保证沥青混合料具备较强的熔融功能。在对其实施压实处理的过程中,要检查好接缝的平整情况,确保混合料同路面之间保持良好的融合程度,要在第一时间内对残料实施清理,防止残料影响道路质量。另一方面,在开展纵向缝接缝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在混合料冷却以前,尽快实施材料接铺作业,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程度。在此期间,施工人员在运用冷接缝技术时,应当依靠切割机切除不满足施工标准的混合料,保证缝隙同路面的垂直度符合标准要求。
        3.3明确责任划分
        在黄石工艺美术城片区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施工前,明确参建管理方、施工方、监理方三方的责任范围,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建筑法规、各方合同和规范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然而在实际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责任过于明确而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例如,在本工程施工时,就遇到了甲方单位、参建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以外的责任问题,在此过程中三方相互推诿,导致责任无法落到实处。在发现这一问题后,三方组织会议,加强各方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对于责任的归属问题就行协调,克服责任不明的问题,使参建各方劲往一处使,共同履行合同的约定,积极推进工程建设。
结束语
        为了保证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将施工质量、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落实到具体工作。要分析和把握影响市政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强化市政道路改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意识,准确把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难点,重视道路改建工程的进度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宗庆东.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6):173-174.
[2]余深武.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45.
[3]林应淦.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1):84-85.
[4]刘敬斌.市政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J].四川水泥,2019(01):88.
[5]杨文静,杨宁,刘庆树.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