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8期   作者:黄雅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生态文明

        黄雅
        西乡县林业站  陕西汉中  7235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林业就是发展生态,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成就,但我国仍然存在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造林质量不高等问题,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的宏伟目标,科学地选择营造林技术,选育更加优质的树苗,控制林木的成长,选择出贴近实际的造林方式,在我国林业事业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营造林技术;林业发展;应用
         
        随着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天然、低碳的生活,这样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有发达的林业支持,在林业工作中,要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提高造林质量,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增添幸福感。

        一、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意义
        1.1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造林工作带来的影响
        营林造林工作中经常涉及不同品种的林木,其生长特性以及生长需要也各有不同,其中,树种优选和改良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还可以显著提升苗木的病虫害抵御能力,有助于减少病虫害问题对造林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1.2有助于提高林木生长质量和生长速度
        营造林技术在林木育苗环节的应用,除了消除适宜有害生物繁衍和生长的环境,提高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有效性以外,对病弱苗木进行清除也是营林育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育苗土壤的改良以及科学化的水肥管理措施,都可以显著提升苗木的生长质量和速度。
        1.3有助于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运用营造林技术措施,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可以通过科学的跟踪管控手段,推动苗木培育和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第二,科学开展营林工作有助于保持水土的稳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平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营林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从而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发展中营造林技术的应用
        2.1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先培育幼苗,待幼苗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升之后,再大规模种植,达到造林培育的目的。植苗造林在林业种植行业屡见不鲜。陕西汉中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鲜明、无霜期长等特点,春、秋季短,冬、夏季长,且冬夏温差较大,结合经济效益适宜种植马尾松,板栗、杜仲等树木。
        2.2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播种的方式分为撒播、插播、点播、宽幅条播等,不同的播种方式,培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上可以实现植树造林的目的。播种的时候,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和土壤情况,以保证种子的成活率,然后大规模种植。
        2.3分殖造林
        培育好幼苗之后,就要大规模分殖造林,选择幼苗增强免疫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之后的最佳时间种植苗木,提高成活率。分殖造林指的是利用树苗的根茎培育。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树苗的成活率,还能保证树苗的质量。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树苗的分殖栽培技术在短时期难以有效传播,且由于技术的限制,该技术难以被充分运用到造林工作中。


        2.4混交造林
        在造林技术中,混交造林也是非常常见的手法。混交造林能将不同的树苗种植在一起,实现多种树木混合种植。在混交造林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例如运用同行同种、隔行隔种等进行分区域、分区块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成活率。
        2.4.1病虫害迹地
        将营造林技术应用到病虫害迹地中,在迹地范围内寻找未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树木,然后在保留阔叶乔木树种的基础上销毁病虫害严重的树木,确保其他植株免受病虫害的影响,提高成活率,实现林业的良好发展。同时,在排查受病虫害影响的植株时,要关注树林中的杂草,充分了解病虫害侵蚀情况。若情况严重,则需组织相关人员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污染,确保能够顺利建设营造林工程。最好种植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如樟树等,以此提高林木的抗虫性,保障树木的成活率。
        2.4.2火烧迹地
        在使用营造林技术时,通常需要在前期阶段细致清理林地,然后合理规划整片迹地。选择植株时,须考虑地区生长条件和环境。在选择混交树种时,要提高重视程度,综合考虑火烧迹地的情况,所选树种应与附近区域内的林木种类相似,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同时,在建设之前需严格把控数穴大小,补植混交树种时所选择的地块多为800cm×800cm×200cm,处理时需保留阔叶树种。种植在该区域的树种,其抗虫能力应较强,以此提高树种成活率。在种植过程中,确保全部树木都可以充分吸收与利用光照和养分,促使实现营造林技术的应用目的。

        三、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方案设计
        3.1贯彻营造林设计方案
        设计好营造林技术方案后,林场内的工作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方案内的所有设计进行严格贯彻和落实。目前,我国很多林场企业在落实方案设计这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直接影响了林场树木种植情况。举例说明,在落实营造设计方案时,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在方案设计中,会明确指出每种树苗在种植时所需的注意事项,其中包括何时施肥、何时浇水,浇水的量为多少,怎样判定树木是否存在病虫害等。这些都需要操作人员细致的进行,一旦发生疏漏或偏差,均可能影响树木的整体种植,影响林业发展,降低收成。
        3.2培训营造林设计人员
        营造林技术方案设计,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配合,所以想要实现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就必须要对营造林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包括现代林业的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树木资源管理,树木生物学知识等等,内容多且复杂。所以,林场管理者一定要制定详细科学的培训计划,对营造林技术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
        
        四、结束语
        造林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营造林时运用的科学方式,离不开林场负责人员的全方面管理和造林计划,离不开种植人员细心的种植工作。根据这三个方面充分让林业未来的发展得以进步。根据现在时代的背景,我国对林业未来发展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希望依托林业的发展,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也是对未来我国林业发展的憧憬和伟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雪亮,杜 月.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
        [2]周生贤,抓质量,促跨越,为实现新时期林业发展目标而奋斗——在全国营造林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林业,2017
        [3]张丛 陈城 申芯瑞.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OL].新华社,2015-03-09
        [4]张建龙.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OL].学习时报,2018-0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