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用爆珠香精技术研究概述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8期   作者:马晓龙 张远方 韩宜廷 程书瑾 孙瑞梓 于浩 王
[导读] 为研究烟用爆珠香精的研究现状,本文从爆珠香精发展史开始,概述了已应用的香精香型分析与检验检测技术

        马晓龙  张远方  韩宜廷  程书瑾  孙瑞梓  于浩  王琦琦  何思  仇锦  袁霆
        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为研究烟用爆珠香精的研究现状,本文从爆珠香精发展史开始,概述了已应用的香精香型分析与检验检测技术,并对爆珠香精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爆珠香精彰显其风格特色的香型与香气促进了其载体爆珠卷烟市场的扩大;(2)爆珠香精香型的多样性在嗅觉、味觉方面给予消费者全新的体验,深受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青睐;(3)爆珠香精的检测分析主要方式为通过气相-质谱联用进行成分分析,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提升;(4)爆珠香精的研究将从安全性、协调性角度出发,持续丰富爆珠香精品类。
        关键词:爆珠、爆珠香精、香型分析、检验检测
        0 前言
        烟用爆珠,是一种内含香气成分的胶囊,因挤破时具有爆裂感而得名 [1]。爆珠香精,因爆珠而诞生,与传统烟用香精不同,它是通过滤棒中香精香型、香气等理化属性的变化,赋予了卷烟不同的感官体验。
        近年来爆珠及卷烟产品的研究报道较为普遍,但有关爆珠香精的学术研究仍较少[2]。目前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主要涉及香精成分检测[3、4]、香精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5]、以及香精相关专利分析[6]等。为深入分析爆珠香精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爆珠香精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1 爆珠香精发展历史
        烟用爆珠源于欧美,兴于东亚。2007年日本市场推出薄荷香型爆珠,这个特定群体消费市场被激活[7]。随着爆珠的问世,爆珠香精技术也应运而生。香精技术是烟草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可赋予产品特征香味,突出个性化风格,在卷烟香味补偿和风格塑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8],爆珠香精多样性承载着卷烟的主要风格体现,丰富了卷烟抽吸品质,达到了理想的增香效果。
        进入 21 世纪以来,爆珠卷烟销量大幅增加,成为行业创新发展新动能之一。2011-2017 年,全球(除中国外)爆珠卷烟的销量年平均增幅在20万箱左右[12]。2015-2019年,中国的爆珠卷烟销量迅速增加,2019年销量是2015 年的35.9倍。爆珠卷烟销量增加,爆珠香精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香型、功能各异的爆珠香精也随之推出。
        2 爆珠香精香型分析
        国际上目前主要爆珠香精香型主要集中为薄荷香、水果香(蓝莓、苹果等)、可可香等传统香型,选择主要遵循口味的清新和易辩原则。从大量研究表明,薄荷能使卷烟烟气更加柔和、清新,降低刺激性、掩盖烟味,给消费者带来清凉的感知,因而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另外,薄荷香气易被青年消费者所接受[9],因此薄荷香型在国外爆珠卷烟中的应用最广泛[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爆珠卷烟香精的品类则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且极具浓郁的中式风格。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也为爆珠香精注入了新的内涵,根据香型为划分依据大体可以归结为[8]:
        ①强调与国际接轨,主打薄荷、果香。例如:薄荷、蓝莓等;②强调保润、烟草本香。例如:本草沁润、无味保润等;③强调品牌属地特性,突出地域文化。例如:贵州茅台、安徽石斛等;④强调健康功能,主打功能性物质。例如:野山参、陈皮、蜂王浆等;⑤强调香型稀缺性、价值感。例如:百草甘露、蜂王浆等;⑥强调口味新颖,吸引消费者。例如:咖啡、红牛、桂花等。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国内爆珠香精香型百花齐放、风格特异,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而国外市场薄荷香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香型之一[9]。
        3 爆珠香精检验检测技术
        卷烟产品的安全性评估一直备受关注,因此爆珠卷烟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加,在这首当其冲的便是爆珠香精成分的检验检测分析研究。席辉等[4]为明确爆珠香精溶剂中链甘油三酯(MCT)的化学组成,利用 GC/MS 法对爆珠香精溶剂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爆珠溶剂与市售MCT 的主要化学成分一致,通过比对4 个组分及其占 MCT质量分数分别为三辛酸甘油酯 22.8%、二辛酸一癸酸甘油酯37.9%、一辛酸二癸酸甘油酯 25.5%和三癸酸甘油酯 5.8%。
        何媛等[5]为分析爆珠香精成分,采用正己烷振荡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爆珠香精及其稀释和掺兑样品中的主要挥发、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建立爆珠香精GC/MS指纹图谱,并评价烟用爆珠香精的质量稳定性。结果表明GC/MS指纹图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可用于爆珠香精质量稳定性的评价,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
        郭华诚等[10]为研究爆珠中的香味成分,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爆珠香精为研究对象,建立气相-质谱联用(GC-MS)测定爆珠中香味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中乙酸薄荷酯、薄荷酮、薄荷醇为4种香精样品的共有成分,其在转移率均为薄荷醇>乙酸薄荷酯>薄荷酮。
        综合分析上述技术,目前针对爆珠香精的检测主要方式为通过GC-MS进行成分分析,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香精中部分成分的检测与质量稳定性分析,对于香精全组分的分析与安全性检测鲜有报道,因此爆珠香精的检测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3 结论
        爆珠香精在卷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不断推动爆珠香精的研发,其香型的多样性在嗅觉、味觉方面给予了消费者全新消费体验;同时随着GC-MS检测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爆珠香精的成分与安全性分析会进一步提升。今后爆珠香精的研发将更多的从安全性、协调性角度出发,持续丰富爆珠香精品类,为卷烟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安裕强, 顾树东. 爆珠添加技术发展历史和当前国内应用现状与展望[C]中国烟草学会 2016 年度优秀论文汇编. 北京: 中国烟草学会 , 2016: 1-6.
[2] 洪广峰, 邱纪青, 李国政, 等. 国外爆珠卷烟研究进展[J]. 中国烟草学报, 2019, 25(4).
[3] 席辉, 柴国璧, 张启东, 等. 卷烟爆珠溶剂中链甘油三酯的分离与鉴定[J]. 烟草科技, 2018, 51(7): 61-66.
[4] 何媛 ,  彭军仓 ,  吕娟 ,  等 . GC/MS 指纹图谱及系统聚类分析用于烟用爆珠内含物的测定 [J]. 烟草科技 , 2018, 51(7): 54-60.
[5] 朱风鹏, 李雪, 罗彦波, 等. 爆珠破碎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和滤嘴截留的影响 [J]. 烟草科技, 2017, 50(4): 37-42.
[6] 王金棒, 汪志波, 郑新章, 等. 中国爆珠卷烟专利技术研发热点与趋势分析[J]. 烟草科技, 2018, 51(11): 43-50, 57.
[7] Meredith P. Back to the future-how patents have influenced filter innovation[J]. Tobacco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5, 1: 75–78.
 [8] 陈辰. 全球爆珠烟发展概况 [J]. 中国烟草, 2017(1): 42–43, 46.
 [9]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cigarettes: innovate  or  fail—keeping price in power[R/OL]. London: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10] 郭华诚, 赵琪, 吴艳艳, 朱远洋, 郜海民, 李瑞丽, 等. 爆珠香味成分剖析及其在卷烟中转移率[J]. 食品工业,2020(1): 294-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