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高产种植模式应用推广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霍太勇
[导读] 摘要:法桐主要包括绿化用苗和园林用苗。
        山东省单县林业局
        摘要:法桐主要包括绿化用苗和园林用苗。法桐速生丰产造林须确定所生产的品种。材种的不同,直接关系到法桐的长速,选择抗病强,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的法桐品种。
        关键词:法桐高产;种植模式;应用推广
        一、法桐栽培方法
        1、法桐苗造林前准备工作。做好法桐苗木调运工作,做到起苗后立即运往造林地点并将杨树苗木基部一半泡入水中,浸泡24-48小时以上,让苗木吸足水分,用于造林。
        2、准备底肥,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都可用作基肥,用量可根据立地好坏及肥种而定。
        3、土壤墒情不理想时应准备造林后灌水,需准备必要灌溉设备。
        穴规格:小径级用材为80×80×80厘米,大径级用材为100×100×100厘米。苗木:小径级用材可采用当年生一级苗,大径级用材最好采用二根一干健壮苗。(三)、栽植季节:法桐8-40、白蜡6-8造林时间相应其它品种迟后,建议萌芽之前栽植。杨树苗在造林时应注意造林前后一周气温稳定后再造林。挖坑时应将表土和生土分开,冬春雨水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秋冬季节就可把坑挖好,如干旱地区最好在栽种时挖坑比较好,避免土壤水分丧失。6栽种法桐栽苗时三人一组,一人扶苗,两人培土,先将表土放入坑底约15-20厘米,接着把苗垂直放入坑中间,注意前后左右对直,再填入土壤,至60厘米时,将苗轻轻向上拔一下,以使土壤与根系密接,然后用脚采实,并在四周施上复合肥(1公斤左右)或基肥,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洒到坑内,切忌与苗根或苗杆接触,接下来用土填满为止。
        二、法桐树病虫害发病规律及防治
        1.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1.1法桐树溃疡病的发展规律
        法桐树溃疡病是杨树主干和枝条上重要的传染性病害。在我县病斑多发生在主干部位,初期在杨树皮孔的边缘形成水泡状溃疡,后期水泡破裂,液体流出,病斑干缩下陷密集联结。该病病原菌在春季,随树液的流动从危害部位往下流水,引起主干水泡、流液、翘皮、冒沫和表皮龟裂,纤维呈麻丝状等症状。当病害一圈时,大大影响树体的养分输送,危害严重的杨树,植株逐渐枯死。
        1.2法桐树黑斑病的发展规律
        法桐树黑斑病又称法桐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五六月间病菌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雨水少发病轻。在气温和降雨适宜时,很快产生分生孢子堆,又能促进新的侵染。


        2.害虫的发展规律
        法桐尺蠖有名沙枣尺蠖、春尺蠖,法桐尺蛾等,属鳞翅目、舟蛾科是取食杨树叶片的爆发性食叶害虫。在该县一年发生4代,第一代于5月上旬出现幼虫;第二代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出现幼虫;第三代于6月底至7月中旬出现幼虫;第四代于9月上旬出现幼虫;第四代幼虫危害至10月中、下旬化蛹越冬。它具有世代重叠现象,每头雌成虫产卵量500粒左右,孵化后的小幼虫群集叶面啃食表皮,仅留叶脉和叶柄,幼虫老熟后吐丝缀在其中入土化蛹。它具有发生快,易爆发成灾,在短时间内,能将法桐树叶片食光的特点,对法桐的生长危害极大。
        3.法桐树叶甲害虫的发生规律
        法桐树叶甲又称“咬把虫”。属鞘翅目、肖叶甲科,是危害法桐树叶片、叶柄和嫩梢的食叶害虫。此害虫在该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盘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虫交尾产卵、产卵于树下地面土中。幼虫孵化后,以植物根系为食,老熟后在土中做蛹室化蛹。成虫羽化出土后即上树肯食叶柄、嫩梢和叶片;把叶柄和嫩梢咬成2—3mm深的缺刻,被害处因失水很快萎缩下垂,干枯枯萎。也有时叶柄、嫩梢直接咬断,导致新梢脱落,树木呈现光杆,常常叶满地,极大地消弱树势。
        4.法桐病虫害防治
        (1)树苗病害的防治  对发病的法桐树,采用1℅AS溃腐灵50倍液,用毛刷浸沾药液,直接涂抹病斑,涂抹面积要大于水泡、翘皮、流水、冒沫面积,遇到下雨天气应涂抹一次,以免降低药效,治愈率可达98.6℅;刮除病斑,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100倍液;或用21℅果腐康杀菌剂,水配1:5倍的药液;或用硫磺粉1斤+生石灰2—3斤+水混合成浆糊状液体。上述药物,任选一种,涂抹病斑2—3次,间隔4—5日涂抹一次,把刮除的病斑集中烧毁,以防病原菌的传播蔓延,效果亦好。
        (2)法桐树黑斑病的防治  对于高大的法桐树,可采用6HY—25型烟雾机集中在林区施烟防治,药物采用:2.5℅氟硅唑油烟剂;或用8℅百菌清烟雾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早晨5—7时或傍晚18—20时,此时段施烟防治,治愈率可达97.8℅。
        (3)树冠喷雾防治  对低矮的幼树和苗木,于病害侵染初期,可喷洒70℅丙森锌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该病害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雨水冲洗掉,防治效果亦好。
        三、整形修剪
        1、整形。第一年后,修去主枝竞争的侧枝及下部少数侧枝;第二、第三年修去粗大的竞争枝,修去少数下部侧枝;每四年以后反复修枝,直到形成 6 实长光洁干材。2、修枝。1~3 年,少量修剪。4~5 年,修剪到树高 3/1 处。6 年以后,修枝到树高 1/2~1/3 处,到6 米为止。修枝以后,下部主干上再萌发的新枝,要及时剪去。3、修剪方法。修剪应在秋冬季法桐树生长停止时进行,要紧贴树干进行修剪,剪口要平滑,不能留茬或撕伤树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