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王苏宁
[导读]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王苏宁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病区药房  江苏225411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低于对照组,TT、APTT、P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9.05%),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老年冠心病;凝血功能;不良反应
        冠心病在老年群体中较常见,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一种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疾病,相关因素主要为遗传、感染、吸烟、饮酒、高血压等,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预防心衰、心梗等,避免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冠心病治疗中,抗血小板聚集,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对于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阿司匹林较为常用,但是依赖性高,单纯应用到冠心病治疗中,极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对临床疗效造成不良影响。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形成明显抑制,可预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具有明显作用,可提高疗效[1]。本研究选取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效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2月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中冠心病标准[2];病情稳定;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0d内采取固醇类药物治疗;妊娠、哺乳期。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0.41±2.51)岁;病程2-9年,平均(5.62±0.48)年。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39±2.50)岁;病程2-9年,平均(5.60±0.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初始使用剂量0.15g/次,1次/d,治疗1个疗程,每疗程30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规格25mg),初始使用剂量25mg/次,治疗1个疗程,每疗程30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观察两组凝血功能,包括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经离心分离后,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清检测。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80%;有效:ST段恢复正常到0.05~0.01Mv,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50%;无效:心电图无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未明显改变。总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5统计学方法
        经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0.9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心肌功能障碍性病变,引发此疾病的原因主要为血脂代谢异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不良影响,使之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冠心病发生的基础因素通常为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客观因素通常为长期吸烟史、酗酒史。老年冠心病往往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如情况严重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有可能造成残疾、瘫痪,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显著降低,抵抗力下降,而且极易患有基础疾病,导致药物治疗后疗效较低,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实施治疗中,需对患者用药安全性进行关注,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4]。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可使环氧酶活性得到有效抑制,可预防前列腺素、血栓素大量形成,对血小板凝集具有明显抑制,充分发挥抗血栓作用,预防血栓形成,对患者心肌缺血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对前列腺素产生形成明显抑制,使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对冠心病病情进行有效防控。但是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衰减,无较高的耐受性,在使用阿司匹林后,容易因毒副作用而使胃黏膜受损,因此临床中不建议长时间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若长时间使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抵抗,形成较高耐药性。
        氯吡格雷是一种磷酸腺苷受体类抗结剂,可使机体中纤维蛋白产量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稳定性,可明显减少血液输出量,对心室频率发作具有明显缓解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使血小板与磷酸腺苷的结合受到选择性抑制,使活化因子有效弱化,对二磷酸腺苷介导激活具有明显阻滞作用,可对血小板聚集形成显著抵抗作用,由此可有效预防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可使痉挛血管合理扩张,预防血栓形成,而且使支气管平滑肌有效舒张,对心肌缺血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可提高临床效果。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IB低于对照组,TT、APTT、PT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凝血功能,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与单纯采取阿司匹林相比较,其优势较为显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强,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氯吡格雷不会导致二磷酸腺苷活性受到显著影响,且不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在联用后不会导致毒副作用增强,具有较高安全性,对老年冠心病具有明显效果。
        总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正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社区老年冠心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75-76.
[2]沈迎,张瑞岩,沈卫峰.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策略进展——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02):107-111.
[3]刘国华,杨兆兴,丁立新,等.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J].河北医药,2020,42(1):74-77.
[4]许玉红,吴敬敬.盐酸贝那普利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17(0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