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用减压枕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闫宏建 杜斐雄 陆徽 隋龙 张东栋
[导读] 神经外科术后颞枕部带有引流管的患者,常发生引流管脱落事件,对此,我院神经外科自行设计一款神经外科术后专用减压枕,并应用于头、颈部。
        闫宏建 杜斐雄 陆徽 隋龙 张东栋
        兵器工业521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神经外科术后颞枕部带有引流管的患者,常发生引流管脱落事件,对此,我院神经外科自行设计一款神经外科术后专用减压枕,并应用于头、颈部。有减压需求的术后患者中,对防止引流管脱落和提高术后优质睡眠起到较好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关键词:神经外科;减压枕;颅脑术后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临床工作中,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经历开颅减压术后仍因脑水肿、梗死的进行性加重导致药物难以控制的恶性颅内压增高、加重甚至引起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采用二次减压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途径。但现有的二次减压手段匮乏单一,临床疗效仍欠满意,成为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要难题之一。本文通过颅脑术后的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减压方式,详细的阐述内容如下可知。
        2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并于术后使用新型减压枕的6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包括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36例,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术14例,脑室外钻孔引流术10例。本组对象有1例发生脱管,脱管率为1.67%;平均住院日为3~5d。
        3 减压枕的应用
        本文对象均于手术成功后安全返回病房,并使用神经外科用新型减压枕(见图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将头部安放在2中。因凹陷内部有支撑层面,患者头部舒适度增加。在3、5和4、6两侧设置引流管卡口,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有引流管的患者,都可以实现引流管的安放。引流管通道宽度9、10适宜,患者翻身牵动引流管时不会因为通道过紧而使患处感觉疼痛,更不会造成引流管的牵拉甚至脱落,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管槽底部11、12的圆弧通道采用“╭”或“╮”或“∩”形状,引流管不会在此处打折、受压,保证引流管通畅。空腔两侧设置平缓区域,利用人体生理构造设计成方便颈椎受力的曲线构造,使患者
可以安心侧卧。

图1神经外科用新型减压枕
        4 讨论
        目前常用的减压枕虽然有圆形孔,但当患者术后带有引流管时,引流管因缺少固定卡口而来回摇晃,管子过长无处安放,患者会因为担心引流管脱落和疼痛而影响睡眠。本文中应用的新型减压枕可使患者头颈部保持平稳、自然的舒适状态,可提供患者头颈最平均、柔和及真实的支撑,可保持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会阻碍血液循环;特别设置的安放引流管的通道能够有效地控制头部引流管随意摆动,可减少头部引流管脱管的发生;有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质量的提升,加速康复进程,减少住院治疗时间和费用;易于护士帮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士工作量、规避临床护理风险具有促进作用。推荐将该减压枕应用于颅脑术后患者中。
        参考文献:
        [1] 李乾乾,李炜,李林山.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影响因素分析[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0,8(06):438-440.
        [2] 王演兰.分阶段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1):122-124.
        [3] 丁德胜.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72-73.
        [4] 徐涛,王永波,万文超,潘志华.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61-64.
        [5] 苏健光,马妮娜,邵春海,刘景芳.颅脑创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05):318-321+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