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李二伟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在进行路面施工中,可能因诸多影响因素而形成裂缝。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在进行路面施工中,可能因诸多影响因素而形成裂缝。所以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参与者必须综合考虑施工中的各类因素,并将实际情况与问题相结合,尽可能的在具体施工中,提前考虑可能产生的裂缝,在此基础上,整理施工中得到的经验,并将记录工作做好。本文就公路路面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控制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意在为公路路面的使用期限及人们行车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路面工程 裂缝产生原因 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中,修建公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工程,需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修建公路关系到人们能否顺利出行和人身的安全性。并对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间接性影响。因而,公路工程在竣工投用中一旦出现裂缝情况,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方法,使公路在正常应用中快速投入。并通过分析产生裂缝的成因选用针对性改善和预防措施。
        1.公路路面裂缝的产生
        1.1混凝土表面裂缝
        塑性收缩:因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发生颗粒均匀性不足、粗骨料沉降,水分漂浮,最终造成路面产生泌水情况,导致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含水量较大,增加表层张力,并因固体颗粒间毛细管张力的形成,将颗粒整体结合在一起,待混凝土表层未真正硬化的时候,并无充足力量对这些张力进行抵御,所以,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裂缝情况。
        1.2混凝在裂缝中贯穿
        此类状况具体产生于施工流程之中,具体而言,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施工环节,因施工因素造成裂缝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振捣力度不足,拆模时间太早,在此基础下,很容易使混凝土表层以及周围发生裂缝。另一方面为车辆在通过时需要重复碾压,分项施工和前期施工混凝土板块在通车以后,会对新浇筑板块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振捣裂缝现象。
        2.公路路面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
        2.1混凝土质量引起的裂缝
        水灰比偏大容易使混凝土密实性与混凝土强度下降,还会使混凝土干缩徐变吉阿达,从而因其干缩而产生裂缝。若水灰比太小混凝土与易性就会变差,很有可能增加振捣密实难度,由此让混凝土强度降低,从而对施工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计量不准确,配料计量工作并未获得高度关注,容易造成计量工作不准确,级配不规范,造成混凝土密实性最大化降低。同时,因混凝土中水泥的计量不足,或是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发生不一致状况,引起混凝土存在薄弱的一面,从而引起裂缝。
        2.2施工方面引起的裂缝
        基层施工质量不规范,如果基层标高并未合理控制,高度偏差就会和有关规范发生偏差,超过相关要求,对路面表层平整性产生影响,造成混凝土后续缺乏军星性,增加基层和面层间摩擦阻力,从而引发裂缝。在混凝土施工中,基层较干燥,使混凝土中水分会被快速吸干,这样很有可能引发收缩性较大,从而产生较宽且很深的裂缝。在具体施工中,如果并未合理振捣混凝土,使板体强度发生不匀称情况,或因振捣过度而产生离析,引发表层的砂浆变厚,而造成收缩产生裂缝。
        2.3强度标准引起的裂缝
        通常而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后续应为25cm左右,且路基层具体为石灰土,在通过车辆的同时,路面承受的荷载较大。因水泥混凝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引起受力状况较为复杂,而发挥主要受力作用的就是抗应力、翘曲盈利、弯曲应力。基于路面条件而言,其主要力学特征为弯曲时抗弯拉强度。因此,需以28天龄期极限抗拉弯的强度当成重要控制指标,这样才能比卖你产生裂缝,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施工质量不达标引起的裂缝
        在沥青公路的施工流程中,沥青表层感温性作为关键指标,在部分沥青公路的施工流程中,通常存在着使用沥青混合料不合格状况,此种情况容易导致沥青公路路面出现裂缝,在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过程中,如果沥青中具有较高的蜡含量情况,容易使沥青混合料延伸性下降,在公路建设中应用中,容易使路面耐久性和粘结性下降,此种沥青混合料配比的老化速度很快,从而造成沥青路面发生裂缝。
        3.公路路面施工中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
        3.1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
        在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时,需严格根据有关标准与规范落实,确保混凝土工作具有较好的性能,尽量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降低,保证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低,并按照具体状况将高减水剂、高粉煤灰、高性能引气剂适当掺入。促进混凝土韧性以及强度提升,使其具备较低的热性能与较高的抗拉值,这样才能实现混凝土抗裂功能的有效提升,从而避免路面施工产生裂缝。
        3.2路基施工稳固性与强度的强化
        路基作为路面基础,路基施工区域还是路基受很大行车荷载影响的深层区,此种深度区整体的稳固性与强度较高,不然很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造成路面出现裂缝。所以,需选用针对性处理措施,对路基施工区强度与稳固性的有效处理,从而实现路基竣工后沉降量的最大化降低。
        路基施工区强度具体是由填筑流程产生的,必须对路基填筑工艺进行严格管控,保证路基的强度,填筑首选的材料为石、砂类、砾,其次为含有砾及砂低液限粘土,最后使用低液限粘土,在路基填筑中不能使用有机土与粉质土。路基强度的重要反应指标即为压实性,还是促进路基强度与稳固性得以提升最经济且有效的基础方案,施工中需要对检测环节严格管控,使其达成规范标准以内。
        3.3公路路面施工材料质量的强化管控
        选择抗冲刷性能较好、温缩系数不大、抗拉力较高的半刚材料为基层,最佳的骨料为温度膨胀系数较低。使用优质、松驰性较高的沥青作为面层,以此为沥青延度及针人度等指标提供保障;在优质沥青不足的状况下,需选用一些聚合物或者添加剂,促进沥青在高温下稳固性及低温下放抗裂性的有效提升。在满足稳固性条件的基础下。选用较大针人度沥青当作两层,在沥青混凝土施工中选用较大针人度沥青能够阻止其低温下发生收缩以及高温下出现疲劳作用下两类机理而扩大裂缝。选用密实度较强的沥青混凝土的面层缝隙度会严重影响到面层疲劳期限,密实型沥青混合型材料在运用硬化速度缓慢的沥青时,会让裂缝扩展速度得到延缓。沥青混合型材料集料需选用表层粗糙、强耐磨性、实质坚硬、嵌挤效用较好、和沥青粘附性较好的材料。若集料为酸性,需适当增加相应量石灰粉或是抗剥落剂,保证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剥落功能,同时需尽可能减少集料含水量,且尽量采用机制砂来替代圆形天然性颗粒砂。
        3.4公路路面后期的强化养护
        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到位,同时路面还需随之维持清洁,针对有可能出现的裂缝病害妥善处理,针对路面的早期裂缝来说,需要对有关单位提出选用相应补救措施的要求,一般补救措施涵盖使用沥青对裂缝实施灌缝处理,从而避免裂缝面扩大,同时还能确保路面不被水分的侵蚀。需加大倡导针对性防护措施的选用,并及时完善路面上的排水相关设施,以确保排水的通畅性,同时在路基层与面层之间,需要对“蓄水槽”的发生现象严格管控。针对早期裂缝现象,提出快速选用相应处理措施的要求,尽量避免发生因基层严重被破坏对面层的质量现象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大修路面施工而言,需尽可能的延长,尽量排出全部裂缝因素,从而有效增强道路的使用周期。
        结束语:
        总之,我国社会经济之间发展中,无法脱离路桥工程的建设,针对路桥工程来说,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避免与补救裂缝意义重大,不仅能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保障人民的出行安全。所以,恤门需贯彻执行预防为重的政策,在建设路桥工程中严格根据有关规范,选用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避免路面施工出现裂缝情况。
        参考文献:
        [1]宇伟.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 文摘版:工程技术(建筑), 2016(3):94-94.
        [2]张效乾, 张鹏.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 科技与企业, 2012, 000(011):247-247.
        [3]罗孝文.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 门窗, 2013(6):125-125.
        [4]宇伟.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 文摘版:工程技术(建筑), 2016, 000(003):P.94-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