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佩佩
南京市清水亭学校
【案例背景】
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都关注的对象,是家长、教师、学生都关注的对象,教育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汉语是我们的第一交流语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语。不仅如此,汉语也是学生在小学到大学都需要接触的课程。我们需要在小学阶段就十分重视汉语的学习。一般而言,小学阶段的汉语主要是通过语文课堂教育来实现的。换言之,我们如何抓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多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案例描述】
一次看起来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
像往常一样,笔者开始向同学们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记得当时课堂是在讲《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在讲解这篇课文时,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了少年闰土成年前后的变化,以告诉同学们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讲完这篇课程之后,笔者就布置了一些相应的课堂作业。原来以为同学们可以较好地完成。可当笔者批改作业时,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掌握这篇课文的知识。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让笔者思考是哪个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为了更好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笔者在下一次课堂上,围绕课文《少年闰土》向同学们进行了提问。出乎笔者意料的是,很多同学都回答不上来。
在这一情况之下,笔者就借助具体的问题来问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要写少年闰土成年前后的变化吗?”
笔者一说完,立马就有很多同学抢着回答。
王同学:“老师,我认为是作者为了描写少年闰土成年前后的样子,没有其他的意思。”
周同学:“老师,我认为作者是在小时候、成年后见过闰土,所以他就只能写闰土成年前后的事情。”
赵同学:“老师,我认为是作者想通过闰土成年前后的变化,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刘同学:“老师,我觉得作者是因为和闰土认识,想通过前后变化来说明闰土年龄大了。”
……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按照笔者原先估计的,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上,学生们的回答应该会是较为统一的。可结果出乎笔者的意料。为了掌握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笔者紧接着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这样回答的原因。在了解原因之后,笔者发现自己之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不足。
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
在这堂课结束之后,笔者进行了自我反思。在笔者自身看来,在上课文《少年闰土》的时候,笔者已经把课堂知识点全部传授给了学生,感觉学生也听懂了。
但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学生的那种情况呢?结合同学们说出的原因,笔者知道了问题出现在自己的身上。笔者认为自己课堂上好了,把知识都传递给了学生。笔者会产生这一心理的原因,是笔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教学了,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比如,在笔者看来,作者描写少年闰土成年前后的变化,就是为了突显当时社会的黑暗。但笔者忽略了自身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即笔者已经是成年人了,对中国历史、文学都有了解,因此当笔者看到作者这样对比描写时,自然而然会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可笔者忽视了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还较小,对中国历史、文学其实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知道的很少。在这一情况之下,要小学学生和笔者一样能快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那显然是不容易的事。想到这里,笔者意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正。
在之后的课堂,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向学生们仔细介绍了《少年闰土》的社会背景,以及里面的人物关系、社会关系,向同学们介绍了作者鲁迅的生平经历,以及他写这篇文章的相关事项。经过努力之后,同学们掌握了课堂知识,当笔者再问他们为什么作者要描写闰土成年前后的变化时,同学们都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再问课文当中的环境、细节描写时,同学们也能说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反思】
这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给笔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它让笔者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以下是笔者的反思。
1.教学要围绕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虽然教师是这场教育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但教师也是围绕着传递语文知识而进行的。而传递语文知识的对象,就是学生。因此,教学是由小学语文教师发起的,但却是围绕着小学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多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教学。
2.教学要贴近学生。在认识到教学是围绕着学生之后,我们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首先是要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像笔者在开展《少年闰土》教学之时,由于没有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自己就想当然认为一些事情。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我们就需要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多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接受课程知识。比如,学生由于年龄偏小,他们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闰土前后的变化,不能一下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就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帮助学生慢慢掌握知识。相反的,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因素,那教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3.教学要帮助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这只是目的之一。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还有更加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让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提升语文素养。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们就需要既关注学生有没有掌握具体的语文知识,也需要让学生慢慢提升语文素养。在学生接受校园教育阶段,语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较好进行语文学习、提升学习成绩;在学生离开校园、步入职场阶段,语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职场机会、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这种长远眼光,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上好每一堂小学语文课,是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我们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采取对应措施,我们就能较好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它会影响到学生在初高中、大学的学习效果。小学作为一个重要阶段,它会影响学生长远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以细致的耐心,认真对待每一堂语文课堂教学。通过一次一次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