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莫莉
[导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构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思想行为,为人处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莫莉
        (云南省曲靖市 曲靖师范学院  655000)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构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思想行为,为人处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涵盖了教师个人广博的学识修为、精湛的教学技能、饱满的教育激情和崇高的教师品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培养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不仅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也能为学生智力与个性的良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素养;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是教授知识,一是培育人才。教授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培育人才才是教育的核心。育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引导教导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社会人。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能否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就在于他是否能够通过他所具备的能力、气质和道德品质来散发出吸引他人眼球的力量。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通常是具有自信力的,他们能积极的对待生活和工作,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各类圈子的人际交往,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且具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力,而教师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就更应该具备人格魅力。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含义及内涵
        何谓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人格魅力则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具有生命力和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身上散发的良好的个性魅力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素养和道德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评判一个教师优秀与否,他的人格魅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么,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到底包括哪些呢?首先,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业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也是展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石。其次,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教师从教的精神支柱,它赋予教师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使命感,这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先决条件。再次,高度的自信,高雅的个性情趣、气质修养,是教师吸引学生的根源,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表现。最后,坚强的意志力,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高度的关爱,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高形式。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就如同大海上的灯塔一般,平日里无声无息,遥远又不起眼,但总能在漆黑无助的黑夜里让人感觉明亮又温暖,它的灯光能穿透黑夜照进人的内心深处,指引着一批又一批航海人找到归家路。教师的人格魅力亦是如此,总是在无形之中散发出无穷的的感染力,吸引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极大的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养成。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这种无形的力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能引发他们对自己成长发展的思考,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就是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国当代教育名家魏书生老师曾经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喻为船夫和搭客的关系,教师搭载学生走过人生路,学生配合教师做好划桨人,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成就,这也恰好印证了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活动,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名师出高徒一说。就客观现实而言,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所决定的。教育能力强的老师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班级的学风和学生能力水平快速做出判断,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快速的抓重点、克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知识、融会贯通。优秀教师窦桂梅素来以风格独特闻名,她总是能快速地收获学生的心,带领学生一起融入课堂,走进文章,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知识的魅力。

窦老师在朗读教学方面尤其有自己的方法,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朗读,将情景创设法和朗读法充分结合,让孩子们在了解语境后再投入到朗读中去,体味文章所表达出的或忧郁或洒脱或热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方法能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心境,做到不把知识停留在表面,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新知识,快速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品、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些恰恰也是学好语文必不可少的要素,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也就直线上升。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了教师的个人能力,而能力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否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引导儿童学会自我选择,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考验教师个人能力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以未来社会发展的这一时代精神来反观今日中国基础教育,可以看出其根本的弊病在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忽视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施行在我国历史悠久,现如今,中考、高考,都是逐级筛选,按考分的高低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这同样是为了使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才数量达到饱和状态。但也是在这样环境下,导致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缺乏学习激情,班级缺乏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新鲜事物的兴趣,压抑了学生自由、浪漫的天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压力。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对待不同的知识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而教师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主动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成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真正的教育大家,应该更加明白给予学生足够成长空间的重要性,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天性为出发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规则固然重要,但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首先就是要具备主动学习的品质,这是源于对生活的好奇和热爱,教师教会学生的绝不应该局限于古板的课本知识和遵守规则,更要允许学生犯错,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人格特征是作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所必备的特质,也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意志品质的养成能促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养成主动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心理学上要求我们采用养成教育,即通过开展让学生主动遵循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的常规训练,来督促他们养成自主把控的良好的行为方式。其次,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会给学生带来榜样示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薪资水平大幅提升,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了更多的尊敬和爱戴,政治地位也有所提高,这些政策、待遇充分刺激了教师行业的发展。当然,抛开名利,也有许多优秀人士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从贵州走出来的朱敏才老先生,曾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退休之后,与同样已是花甲之年的妻子孙丽娜一起回到贵州支教,他们在贵州的好多偏远山区都留下了足迹。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模范作用,让学生学习于无形,在无意识地模仿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人类的人格都是产生于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下的,遗传因素为人格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则对人格发展的现实性产生决定性作用。根据荀子所提出的“人性本恶”的观点,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等后天的影响因素对孩子们人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的影响之下,孩子们一定会学习到他们身上艰苦奋斗、坚忍不拔、不畏牺牲的意志品质,将来成长为优秀的、为国家做贡献的社会青年。
        教育的目的是教人知识,引导人们向真、善、美发展,教育是伟大而高雅的事业,是人类汲取知识、发展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给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想要培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桂英.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策略浅论[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邹娜.语文教育与人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2016.
翟媛媛.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价值解析与实践应用[J].淄博师专论丛,2018,(04):7-10.
[3]刘雁.从微处感悟陶行知先生爱的教育的价值[J].文学教育(下),2016(12):78-80.
         注:本研究为曲靖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新课程有效渗透读写结合典型课例研究》(项目编号:QJQSKT2019YB22)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莫莉,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