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成就“潜学生”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黄洪琴
[导读] “潜学生”,笔者称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整天贪玩好耍,而又天资聪明的学生。
        黄洪琴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400065
        摘要:“潜学生”,笔者称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整天贪玩好耍,而又天资聪明的学生。所以称他们为“潜学生”,是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倘若成龙成凤,则利国利民;倘若成虫成蟑,则会祸国殃民。由于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以及学校教育的不和谐或者一些弊端,致使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或者没有发挥到正道上。研究这类学生问题,唤醒其内心潜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乃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笔者加强深度学习且这类学生深度接触,作了详细记录,积成文字,供读者互勉,志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深度学习、潜学生、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就这类“潜学生”,必须深度细致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怎么了解呢?首先,真诚地关心这类学生,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几个问题,让他们体味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一视同仁,值得信赖。然后从家庭入手,详细了解其家庭背景:诸如父母文化程度,工作岗位,行为习惯,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最后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引导、疏通和交流,理解万岁。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简单粗暴,轻者厉声呵斥,重者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与孩子形成对立,虽然孩子一时不着声,屈服了,但内心深处没有得到沟通,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恰恰相反,加剧了父子、母女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这种代沟,如果得不到即时消除,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逆反心里,对家庭就失去信心,甚至走极端。如果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给予即时雨,润物细无声,找来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关心、安抚、疏导,亲师就形成了。同时利用家长会、电话、书信、微信、QQ等形式,和家长沟通、商讨、改进教育方法,这样,一个和谐家庭就形成了,一个即将走入极端的潜学生得以化险为夷了。
        也有的家长,事业兴旺,整天忙碌。孩子就交给保姆,孩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来管理,很少有机会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只是拼命地找钱,供钱给孩子用,以寻求心理平衡,公婆溺爱有加,父母给的钱多,孩子又挥霍无度,胆子就大起来。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看我脸色行事,没有人与人之间理解、关心、体贴之心的坏习惯。这种家庭氛围移植到学校,则与学校里同学、老师、领导之间那种讲究纪律、制度,讲民主、平等,互助互爱,和睦相处的氛围格格步入。孩子就不适应,就觉得学校不如在家,近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整天自得其乐,贪玩好耍,不务学业。如果这种潜学生得不到即时教育引导,成虫笈笈乎待。如果教师从学生内因入手,教育和转化他,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准确地看待父母无时教育,保姆无为教育,公婆溺爱有加的真谛。同时,利用家长会、电话、微信、QQ等机会,和公婆、保姆统一教育口吻,严格教育尺度,并告诉父母再忙也要常来电话,常到学校看看,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接触。让他们理解父母忙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孩子;教育他们读书学习是立身之本。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配合,孩子行为习惯就会得到改善,并日臻成熟。


        总之,无论哪种情况的潜学生,家庭是孩子活水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学校、社会再保护好活水两岸环境,适时疏通,这股水再汇成大江,流入大海,才能达到理想彼岸。
        其次,学校教育也要根据潜学生问题,进行深度改革,优化教师结构,增强教育艺术和感染力,强化教师、学校磁场力。学校是未成年人出错,老师帮助他们改错的地方。因此,学校评价体系也要根据班级、年级,家庭进行适度调整,要多元化,个性化。逐步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到同学的友情,教师的温情及学校给予的雨露阳光,这些都是幼苗成长的必要条件。作为老师应放出眼光,尽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发扬光大。如果你能发现孩子十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老师;如果你能发现五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老师,如果你觉得孩子一无是处,一个优点也没有,那你该下岗了。具体地说,如果学生原来整天不听课,经过教育,他能听一两节,这就是进步,要给予肯定;如果他原来每周迟到一次,经过教育,他能做到一个月迟到一次,这也是个进步;如果他原来一道题也不会做,经过努力,而今能做一两道题,这就是进步……。此时,教师给予表扬,他就会觉得努力和不努力不一样。总之,要循序渐进,不要求全责备,只要他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就要给予肯定。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肯定”。
        再次,教师不要耍权威,要给学生表现、出丑、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各尽所能,教师只要适时疏通,引导就行了。这样,潜学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不要学生一表现,就当头一棒,什么哗众取宠,无理取闹之类打击的话少说。学生不是草垫,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思想,也有灵魂,教师要学会示弱。
        爱孩子,母鸡也会,关键是教育,是引导。不要因为他们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就歧视他们,他们可比那些勤奋、守纪的学生更需要关心、帮助和教育。他们是睡狮,一旦唤醒,他们将唤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不是吗,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若干年后,正是这帮学生对教师特别好,对社会贡献特别大。正所谓你的冷眼里有爱迪生,你的皮鞭下有牛顿。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博大胸怀,未来家的眼光,潜心净化那帮潜学生以成才的土壤。
        最后,我要呼吁社会各种媒体、出版发行社,作家,艺术家等,要携起手来,共同酝造这帮学生成才的良好环境,不能为了钱,将黑手伸向这帮青春萌动,是非不明的潜学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要知道:世界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他们的,但归根结蒂是属于他们的;要知道:少年昌盛则国昌盛,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考文献:
        【1】朱德江.以深度教学成就深度学习--走向"深度学习"[J].小学数学教师,2016,000(003):P.12-19.
        【2】王玲.如何做好差等生转化工作[J].南北桥,2019(5):8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