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城市规划部门不得不通过提高建筑的层数来提高用地率。不少地方把高楼大厦作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形象和标志性建筑,致使越建越多、越建越高,随之带来的人口高度密集,物业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着重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结合当前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期能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系数,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
为了在节约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普及。在高层建筑管理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各类风险因素的积极防范与控制,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住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火灾作为高层建筑中频繁且常见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极有可能对社会大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关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1.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发生火灾风险高
(1)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上有偏差。不少地方把高楼大厦作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形象和标志,片面追求数量、规模和形象,致使越建越多、越建越高,由此产生的城市公共消防安全风险急剧攀升。
(2)相关部门监管不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涉及多个部门,但不少部门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消防安全一并纳入统筹考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也没有明确高层建筑的管理单位,导致互相扯皮,没有主抓单位。
(3)消防立法工作不健全。消防立法明确了物业管理单位有消防管理职责,但是对没有正确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物业管理单位的处理方式;另外跟《物权法》《民法典》还是有冲突的环节,导致物业管理单位的违法成本很低,消防救援机构的责任无限放大,权责不一致。
2.消防管制机制不够完善
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无法切实发挥其存在的作用,与现有的高层建筑消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着一定联系。首先,高层建筑消防防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但具体实施期间,80%的开发商会直接将其责任归结到承包方的头上。一旦建筑后续应用期间产生了问题,往往是无人承担责任的状态。其次,高层建筑消防防护工作日常安排环节不够具体。高层建筑小区管理物业工作安排与居民群体之间存在着高层建筑消防防护衔接断层区,继而造成高层建筑消防防护工作无法切实地落实到具体环境之内。
3.建筑物高,结构复杂,设施不齐全
多数新建高层工业、民用、商业建筑均呈现出体积不断增大的趋势,建筑高度也持续增加,并且为了追求建筑外围结构的美观性,整体建筑形状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马蹄形、椭圆形等。根据消防局对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数据的通报信息来看,高层建筑融合住宅、商业等多功能一体,部分开发商为追求立体最大化,在建筑过程中设置大量分区,导致建筑结构日益复杂,且所配备安全逃生通道的设置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旦发生火灾,除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以外,尚无更有效的手段对火情进行控制,但自动消防设施的普及程度还相对偏低,这些因素都导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着巨大的隐患。
4.消防系统施工建设质量不过关
对于高层建筑项目的推进,从设计到投入施工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从业态度,尤其在施工的每个环节都严格规范操作,遵循相关工艺标准,但是,在实际工程开展时很多施工人员却无法做到对自身和团队严格要求,近年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①在电缆井、空调系统等位置安装防火阀时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在对一些孔洞处进行封堵时也无法保证严密程度。
②在一些帷幕式大楼内部,楼层地板和墙壁之间存在一定缝隙的状况经常出现,这说明施工时对相关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及时选用不易燃的安全材料进行填充修补,后期工程验收工作也做得不尽人意。③对于材料的使用性质把握不足,装修标准的设计确定具有随意性,建筑结构严重不合理,防火分区划分不明。
二、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对策
1.重点整治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
(1)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首先要明确高层公共建筑产权单位、租赁商业的主体责任,其次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公共区域以及共用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明确建设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落实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职责任;属地镇街道要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督促落实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救援机构要对专职消防安全经理人、“楼长”“网格员”和商业从业者、居民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疏散逃生能力。
(3)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加强对微型消防站专职兼职人员培训,严格落实“一三五”的要求,早发现、早处置。
(4)加大建构筑物消防员的培训力度,协调人社部门出台最优鼓励政策,确保每个高层建筑消防控制室人员都能保量持证上岗,熟悉操作程序。
2.构建消防安全法规,落实消防责任
对于我国而言,现阶段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仍然以消防部门为核心工作机构,推行基于政府部门统一领导,行业监督管理,单位负责的管理模式,但建筑物相关使用单位以及产权所有单位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的参与度相对偏低,甚至处于不参与的状态下,相关部门机构无法理清各自应负担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健全相关法规与标准,对建筑物使用单位、产权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进行梳理与落实。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应当扮演好消防安全责任核心的角色,火情发生的情况下逃生救援活动的开展必须实现消防部门与管理单位的联动配合,对传统意义上消防部门“保姆式”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入手,毒刺管理
3.规范设计,严密施工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相关人员就应该绷紧脑海中有关安全责任意识的那根弦,对实际情况作出详尽考察,并进一步综合建筑物的功能设计要求,进行全面的、高质量的防火体系设置。应建立督责制度,设计人员对自己所做出的设计方案从头到尾负责,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该及时作出调整,有重大疏忽漏洞的设计方案更是不能取得审批上报的资格。在设计时应该注意这样几处:①总体布局分配规划有序,体系协调。②防火分区位置恰当适宜。③安全逃生通道设计科学,关键时刻能够显示神通。④建筑物内部使用材料基本不易燃。⑤火情监控系统全面严密,灵敏度高。另外,对于施工团队的施工情况也应该高度监督,保证他们在进行防火建设时严格按照相关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决不允许他们自作主张盲目篡改,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安全隐患,如果确实有变更的需要,则应该与相关的设计单位、公安、消防单位充分沟通,在保证变更方案同时具备高必要性、高可行性的两大特点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结束语
高层建筑高度高,人员密集,消防安全管理必须可靠,自动消防设施必须完好。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管理责任,将火灾隐患制止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减少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大高层火灾事故的追责力度,警示相关主体正确履职。
参考文献:
[1]焦照旭,饶腾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6):45.
[2]杨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27-28.
[3]南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与防火对策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