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邵翠芸
[导读] “读后续写”题型是近年新兴的考试题型

        邵翠芸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一高级中学   266108
        摘要:“读后续写”题型是近年新兴的考试题型,要求学生在读完所给文章后对文章内容继续说明,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把握主题能力、梳理文章结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是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考察。但由于属于新兴题型,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读后续写”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学生在此题得分普遍较少,需要引起教师重视。基于此,以下对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读后续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读后续写打破了以往高考英语写作部分中固定命题作文的形式,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续写作文,自由发挥,不仅是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题型,也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挑战。
一、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读后续写”,读了之后才能续写,因此读是前提基础,通过阅读是否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脉络直接决定续写内容是否适用文章,能否得分。只有能够在阅读之后明晰续写内容才可以高效的完成“读后续写”题型,阅读材料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一般来说遵循以下几点:①材料内容要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对于高中生来说,太简单的材料起不到训练效果,太难的材料由于生词过多无法完成整体理解也不合适进行教学,教师要选择难易适中的材料。②阅读材料用词最好风趣幽默。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会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会让学生更愿意读,提高阅读兴趣,对之后的“读后续写”也会欣然接受。③阅读材料最好能联系学生自身。高中生作为还没步入社会的群体,自身经历较匮乏,因此当阅读材料无法贴合他们的实际生活时很难让他们产生思考,也无法领悟其中包含的寓意,进而影响续写效率。因此要做好阅读材料的挑选工作,保证材料适用、风趣、合理。
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准确把握文本主题
        “读后续写”读后重点在“续”,“续”为继续、延续之意,即续写内容应是上文未完待续内容,要与上文在情节、内容、结构以及整体风格上保持一致,尤其是续写情节,要符合文章主题,做到连贯衔接。就好像整篇文章就像一串糖葫芦,每个山楂球就是文章的段落,把每个山楂球串起来的就是“棍”就是文章的主题,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因此只有找到这根“棍”才能串联起整篇文章,包括续写内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为续写打下良好基础。在高中阶段,“读后续写”的文章一般是记叙文,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知识所学的记叙文六要素来指导学生找到文章主旨,这就提现了知识的通用性,准确把握记叙文的学习要求,也会对“读后续写”有所帮助,在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后,理清续写逻辑。


三、合理设计教学步骤
        教师对于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这两种方法。更应该对阅读和写作所占的课上比例进行合理的设计。老师应该对学生做出要求,读后续写的课堂上包含了很多步骤。写作前,应该对文章进行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对自己要续写的文章先勾勒出一个框架,之后进行写作,最后对自己写作作品进行完善。这一过程在一节课上完成就需要老师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合理地规划,为每一步留出相对应的时间。对一些重要的部分,应该对给一些时间,比如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学生的理解程度决定着续写文章的质量和准确度。所以,老师应该找出重点,对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目的。
四、有效梳理文章脉络要点,保持各要素间协同
        文章续写与陪同的作文写作有着很大的不同:进行续写之前要对原文进行阅读,找到文章主题,并对文章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进行续写,才能保证续写成功;而普通的写作就是题目中给出写作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思考,进行写作,学生自由发挥的部分比较多。相对来说,“读后续写”这一题目对学生的各方面都能进行考察:①对学生词汇熟识程度,句式的掌握进行考察。②对学生文章理解能力进行考察。③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进行考察。④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考察。基于此四项考察点,并根据对“读后续写”内容和特点的研究,建议教师要帮助学生首先把握文章主题,对文章的知识脉络进行梳理提炼,再结合每段的开头结尾补充要点,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读后续写”的教学效率。“读后续写”是指对卷子上所给英文材料的续写,因此续写部分必须要承接上文内容,续写内容要合理,符合逻辑,不能偏离材料设定的主题、人物、情节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续写内容符合得分要求。在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时,教师需要担任指导工作,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工具,随着科技的兴起,现中小学基本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方便便捷来指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到带领学生理解本次“读后续写”题目的主题,之后围绕主题在文章中寻找六要素,在电子板上先写出文章主题,再画一个大括号,从上到下写1.起因、2.经过、3.结果、4.人物、5.时间、6.地点,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六要素的寻找,完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分钟,等大家都完成后,教师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电子板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对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和指导。通常来说,当文章要求“读后续写”时一般都会在上文中明确文章主旨和中心,让学生可以发现“读后续写”的点,所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可以更加清晰直白的展示找寻结果,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对接下来的续写内容也更好下笔,极少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结束语
        学生在进行读后续写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续写内容与原文思路不符,续写文章语言错误较多等,据此,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步骤,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相信在长期的练习中,读后续写可以成为促进高中生英语成绩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任志娟.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0(12):90-91.
[2]冬加勇.浅谈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有效教学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6):59.
[3]金建良.例谈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的四个维度[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04):77-87+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