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博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255300
摘要:本文基于院级课题研究基础上,以乡村建筑元素为研究对象,利用应用分析的方式,研究乡村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为对模块化建筑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建筑 乡村景观 应用研究
一、研究意义
在景观设计中,建筑是景观设计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与整个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并为其服务。通过挖掘当地乡村文化、提炼乡村建筑元素,丰富当地乡村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与乡村建设的结合,极大地带动乡村创新发展,打造旅游特色,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提升当地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及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的步伐。
二、乡村建筑元素及乡村景观的涵义
乡村建筑是指乡村环境中的所有建筑,主要指本土的、自发的、民间的、传统的住宅、寺庙、书院、商铺、凉亭、牌坊、廊架、桥梁等,本质上是在时代发展中乡村文化及精神的体现。乡村建筑元素需要从乡村建筑中提炼各类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传播文化特色、展示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为乡村景观设计做好充足准备。
三、乡村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1.真实性
在乡村建筑文化元素的提炼及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保护当地文化特色。通过进一步开发设计,一定会对当地部分建筑及景观进行重新规划和丰富,会大大的减弱原本景观环境的真实性,但由于乡村景观较现代景观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固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保持当地人文环境的真实性。
2.功能性
每一种类型的景观设计都应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在设计中应坚持功能性原则,针对当地功能需求进行设计。例如为某地区进行广场景观设计,需首先进行功能分区,根据当地人民需求,满足人们组织大型活动、休闲乘凉、儿童娱乐等功能需求。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功能分区及设计,在此基础上展示当地传统及特色文化。另外,提升现有建筑的功能性水平。可通过提高建筑配套设施的通达性、便利性等提升原有建筑使用率。例如淄博市博山区许多乡村建筑由于地形因素,通达性较差,许多特殊人群对其望而却步,但石头房类型的建筑较有地域特色,对此类建筑应加强保护,完善道路规划,为其加设无障碍通道等提高建筑使用率,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及特殊人群。
3.文化传承性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要遵循文化传承性,对当地文化和建筑元素进行挖掘,并将文化元素进行重构,在景观设计节点、景观设计元素中体现当地文化特色。除此之外,更应加强对当地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力度。
4.经济性
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当地特有装饰材料及本地建筑手法,降低对当地原有建筑的破坏,使用本地较为经济化的材料及植物,选择本地传统建设方法,保留乡村原有自然感。
5.可持续性
针对乡村景观进行设计,需提升设计过程的整洁性,进行整体规划,对废弃物品、废弃材料、废弃资源、废水等处理要及时并彻底,尽量将材料使用浪费率降到最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升村民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景观养护费用,创立低成本、环保、整洁型景观环境。
四、乡村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色彩协调统一
在进行乡村景观整体规划时,色彩是最为直接的视觉景观,也最利于烘托整体设计氛围。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对整体色彩进行有效控制,满足当地文化氛围及景观氛围营造的需要。尤其是通过各类标识、建筑外立面、导向牌、公交站台、地面铺装等进行色彩搭配,使乡村景观设计整体色调和谐统一。在乡村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选择上尽可能多的选择山石、土壤、湖泊、蓝天白云等自然色彩,从中提炼出灰白、棕红、土红、棕黄、青灰、浅绿等复色,使用于建筑外立面等立面面积大的区域,达到协调统一的感官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色彩的选择营造多姿多彩的景观艺术性。绿色作为植物的基础颜色,再配以植物四季变化产生的不同颜色。考虑常绿或花期较长的植物进行使用,避免一季开花、一枯一荣的景象,并利用高低落差及错层排列达到较好的空间层次效果。通过乡村色彩烘托景观氛围,体现当地的风土民俗,提升当地居民及参与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选用当地材料
每个地区的乡村建筑及环境各具特色,从材料的选择中均能提炼出当地气候适宜、符合居民审美常用的各类材料。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尽可能使用当地取材简单、经济实用的装饰材料,降低成本、更易被当地居民接收的同时,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装饰纹样体现文化特色
乡村景观区别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景观中的各类装饰纹样。在少数民族中有较为丰富的装饰纹样,在淄博市各区县也可通过对陶瓷文化、齐文化、鲁商文化等提取、凝练完成装饰纹样的设计及改造。
参考文献:
【1】张晶晶 . 乡土建筑元素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研 究 [D]. 浙江农林大学,2018.
【2】龙振铎 . 基于乡土文化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 究 [D]. 湖北工业大学,2018.
课题名称:模块化建筑在淄博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代码:2019GC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