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理方法及施工监测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9期   作者:范兵
[导读]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密实程度不够造成的地基较软的问题影响了道路

        范兵
        重庆市江南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336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壤密实程度不够造成的地基较软的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修建进程。对于软地基问题如果不处理会导致道路投入使用后,因为土壤密实较差在路面不断受到压力后会逐渐下沉,给交通运行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就茶园新区B标准分区BZ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路基问题引发思索,进而分析了现在施工中常用的软基综合处理方案的利弊,以及如何加强对软基处理方法的监测避免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施工监测
        引言:在对于软地基处理问题中施工监测力度如果不严格,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在道路施工以及软地基处理中都要加强施工监测力度。由于施工路段大多数都较长,因此对于道路的施工监测必须全面,以保障道路修筑的安全性,而且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一直都较为关注,所以更应该严格管理。市政道路更是代表着政府和国家一旦出现问题对施工方的责任追究也是避免不了的,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和监理单位严格要求,共同维护道路修建质量。
一、软土地基
        软土是地表流水形成的沉积物质。一般指的就是滨海,沼泽,河滩沉积的一些天然的细尘土,基本上分布在河流沿岸等潮湿的地方。由于地面经常性的积水,潮湿,地表就会长出大量的芦苇,小叶樟等喜欢水的植物,也是由于这些植物的生长,死亡,在软土中就富含许多的有机物。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空隙大,固结时间长,等特点。软土地基是指在不被处理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建筑的一种地基,它主要五个特性,第一是它的高压缩性,由于软土的孔隙比较大,含水量也大,并且在软土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燃气体等物质,所以软土的压缩性就很高。第二是软土地基的透水性低,软土的透水性本身就很低,垂直层面也是不排水的,也就对施工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第三就是抗剪强度低,软土通常是一种流塑的状态,在荷载中,它抗剪强度就极差。第五是灵敏度高,软粘土在结构被破坏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当它受到打扰时抗剪强度就会降低。
二、市政道路软基的综合处理方法
(一)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处理法顾名思义就是对较为松软的土地施加压力,通过不断的对土壤的夯实,最后将松土较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满足市政道路修筑时对土壤的密实程度的需求。因为软土地基如果夯实不彻底,道路修好车辆通行以后,由于车辆的负重较大不断施加给路面下面的土地,松土会不断下沉导致道路出现损坏车辆无法通行。因此对于土壤的夯实必须施加足够的压力,以确保土地的密实程度,现在市政道路软土夯实多采用“轻夯多遍”的夯实方法,通过人工操控巨大的重锤从较高处降落对土壤进行多次冲击,由于重锤的降落给土壤造成巨大压力,将松软的土壤压实,增强土壤密实程度。但是由于施加的压力有限。而且重锤与土地接触面积也有限,所以强夯技术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达道建筑需求,而且强夯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土壤,一般适用于具有砂性的粘土或者具有饱和性的砂质粘土当中,还必须确保在夯实过程的力度以及连续性。
(二)换填法
运用换填法处理过后,土壤的确能够更好地满足建筑需求,但是换填法所耗财力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情况选用。换填法就是将需要修建道路中密实程度不合格的土壤清理出去,然后从其他地方找到适合的土壤回填在所需要的地方,就目前看来换填法是最好解决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最有效的办法。

在换填中需要对原软基土壤进行清理,为了确保道路的足够密实,对于软基土壤的清理必须彻底,因此会清理出大量的软土,然后将其运输至他地。无论是清理出来的软土还是运来的满足建筑需要的土壤量都是很大的,这一工程中所耗费的人材机的费用都较大,最终对整个工程得总造价产生影响。而且土壤问题通常在做工程预算时不会将其考虑在内,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如果也没有将此问题考虑在内对于中标的施工单位来说也是不小的麻烦,最后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换填法虽然能够较好的满足施工需求,但是因其资金耗费量较大,在施工前需要甲乙双方沟通协商合适后方可使用。
 (三)排水固结法
                无论是哪一类建设施工过程中都免不了用到排水技术,因此在道路施工中软基处理的问题也会用到排水固结法,让土壤达到施工需求的密实程度。在后期建设公路中,通过对地基排水系统固结施工技术的广泛运用,地基的排水强度已经获得了有效的整体提升。除此以外,公路内部路基的沙井垂直排水方向与沙井还同样能够同时获得用于排水管的处理。在施工建设公路之前,能够对原有结构路基自重渐渐预压加载与再次加载自重预压的两种方法也应加以综合运用,让结构路基上的空隙得以获得有效的综合排水处理。在设计实施软土排水的过程时候,含有相对大的含水量的硬质软土层在地基表层要首先进行处理,为了把地基表层的沉积水完全排除,还要首先挖一个软土沟槽,在设计布置这些沟槽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合理应用当地的软土地形,还有就需要尽量避免软土沉降水等情况的同时发生。在以前建设公路时的路基中通过对路基排水系统固结施工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使路基空隙的占用体积大大缩减,进而可以保证不会轻易的形成改变现在路基上的地形。
三、市政道路软基的施工监测
        除了以上提到的软土地基处理处理方法还有加载法、真空预压法等一些对地基土壤进行密实处理的方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必须要对各种方法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竣工后的工程质量。
        以上提到的几种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软土处理方法,除了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认真,或者施工方为了节约造价所导致的施工隐患必须加强施工监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对于夯填法在施工完成后在进行检测是较为困难的,因此需要监理人员在夯填施工中现场监督,确保夯填力度以及夯填次数足够,保证夯填过后土壤密实程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夯填法作为现在施工中较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质量保障还是较高的。换填法应该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方法,因为其需要清理以及回填土方量较大,因此很多施工单位会减少开挖深度,及降低工作成本,最终造成道路质量不合格。所以在换填法实施过程中,建立单位必须严格检查开挖深度,以及回填土壤密实程度,确保回填后的土壤符合施工要求,能够达到施工所需承载力。对于排水法,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沟槽开挖是否合理以及沟槽排水程度。无论采取以上任何方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在施工结束后都要进行严格验收,检查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
        结语: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平整宽阔,这一切都离不开建筑工程的进步,本文中提到的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对于施工监测的要求对于其他建设工程仍然适用。国家的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进步,建筑工程的发展改变了国家的面貌,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国家定会带领着建筑工程一步步取得更大成就,建筑工程也将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沈世鑫. 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 新型工业化,2020,10(06):150-151+157.
[2]陈志华. 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9(04):42.
[3]叶航. 城市道路中软基加固处理强夯法技术应用实践[J]. 四川建材,2009,35(06):135-136.
[4]刘小高,黄立夫,谭博,王述红. 市政道路施工海相深厚软土组合型地基处理技术[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12(06):78-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